NBA选秀大会(NBA选秀规则对弱队有什么保护措施?)

NBA选秀大会


国内有没有美国NBA选秀大会??怎么才能被选上?
我想进NBA要怎么惨加NBA选秀大会?

NBL刚举行了一次国内第一次类似美国nba的选秀大会,状元是来自四川的。详细情况想要了解可百度搜索NBL的资料。
你想参加选秀进入cba或nba?国内,很难。只有两种途径:第一,参加cuba,第二,cba球队直属青年队。

补充回答:
NBA选秀的很多程序和规则,时值今日,对一些中国球迷而言仍如“雾里看花”。按时间划分,每年的NBA选秀大致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选秀抽签:NBA从1985年开始实行选秀抽签,每年季后赛激战正酣的时候,NBA会召集未能进入季后赛的球队举行抽签仪式,来决定未来头三号新秀权的归属。抽签仪式中,主持人会拿出编号为1-14号的14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容器中,从14个球中随意抽出4个球,不计数字的先后顺序,一共可以产生1001种可能的组合,而去掉这个11-12-13-14组合,正好还剩下1000种。抽签前,没有获得季后赛资格的各队已经依照常规赛战绩倒序排名,得到与之相应的赢取状元签的组合数(机率)。比如04-05赛季有14支球队没有进入季后赛,这14支球队中战绩最差的老鹰队就得到250种组合,即有25%的机会赢得状元签,战绩第二差的黄蜂队得到199种,即19.9%的几率,依此累推,14支球队中战绩最好的森林狼,则只有5种组合,即0.5%的机会赢得状元签。在状元签抽出之后,4个乒乓球又被放回容器中,重新去决定二号和三号选秀权的归属,此后首轮剩余的4-30号选秀签位和第二轮的选秀签位,则按照常规赛的成绩倒序决定。 除了常规的选秀程序之外,NBA还对参加选秀的美国本土高中毕业球员参加选秀和海外球员参加选秀增设了一些特殊规定。以下是NBA劳资协议对这两类球员参加NBA选秀的规定条款。 美国高中毕业球员申请参加选秀的规定 (a)一位定居在美国并已完成高中学业的球员,可在选秀开始的45天前向NBA发出书面通知,在表达他放弃进入大学继续学业的意愿后可获得参加NBA选秀的资格。一旦这名球员被任何一支NBA球队选中,那么以下的规则将适用: (i)根据下面(b)的规定,如果该名球员不参加大学篮球队,那么他将获得参加NBA选秀的资格。在他宣布放弃大学入学机会之日到他获得参加选秀资格之日期间,如果一支NBA球队每年按要求向该球员发出邀请,那么该球队将是唯一能与他签订球员合同的球队。 在这部分内容当中,一旦该名球员在获得NBA选秀资格后未宣布放弃参加大学篮球队资格的,那么这次选秀对他而言将选秀则被看作是“二选”。 以“二选”的资格被选中的球员将遵守适用的规则。如果该名球员在选秀中因为放弃大学篮球资格而被挑选后、未和挑选他的球队签订球员合同,也未能在“二选”中被挑选的球员(在之前的语句中作出过解释),我们称之为新人自由球员。 (ii)如果该名球员参加大学篮球队,那么一旦他之后宣布放弃继续在大学篮球队效力的机会的,他仍可以获得NBA选秀资格。届时,曾经在选秀中选择他、并每年按要求向该球员发出邀请的NBA球队将保留在选秀之日一年后和他进行商讨并签订球员合同的优先权。 在这部分内容当中,一旦该名球员在获得NBA选秀资格后未宣布放弃参加大学篮球队资格的,那么这次选秀对他而言将被视作“初选”,下一次的选秀则被看作是“二选”。以“二选”的资格被选中的球员将遵守适用的规则。 (b) 一位定居在美国并已完成高中学业的球员,如果不具备参加NBA选秀的资格并和一支美国以外的职业篮球队签约的,他将有资格参加下一次的NBA选秀。如果被选中,他将被看作是以上第四节中定义的“球员”。在这小节的内容当中,“职业篮球队”表示任何一个国家内向一位为他效力的篮球运动员支付任何类型的、超过一般生活支出的金钱或赔偿的篮球队。 海外球员参加NBA选秀的规则 (a)在这节的内容当中,一名“海外球员”是指任何定居在美国之外的业余或职业篮球运动员。 (b)一名海外球员在达到22岁后便有资格参加NBA选秀。任何超过22岁以及在22岁生日当年未曾在选秀中被挑选的球员,我们称之为新人自由球员。 (c)尽管有以上(b)小节的规定,一名未曾在美国参加过大学篮球队的海外球员仍可以在其未满22岁生日时获得参加选秀的资格: (i)他必须在选秀进行之前至少年满18岁; (ii)他必须在选秀开始的45天前向NBA发出书面通知,表达希望获得参加选秀资格的意愿。 (d)一名海外球员如果在选秀之前的赛季效力美国的大学篮球队,那么他就必须遵守以上第5节有关继续完成或放弃在大学的学业的规定。 按照惯例,NBA选秀抽签仪式规则如下:将14个分别标有数字1到14的乒乓球放入一个鼓状的圆桶中,从它们中任取4个球构成一种组合结果,一共将有1001种组合结果。如果将其中一种结果忽略不计的话,剩余1000种结果将由电脑随机分配给13支球队。 常规赛战绩越差的球队,分配到的结果也就越多。在全联盟中垫底的球队,都将获得225个结果。 然后像摇奖一样摇出四个球,诞生一组由4个数字构成的结果,哪个球队结果中包含这一种,就拥有了头号选秀权。然后四个球被放回桶里,重复上述过程两次,第二号和第三号选秀权也就名花有主(注:若摇出被忽略的结果,则无效,球被放回并重复程序)。没有获得前三名选秀权的球队,将根据常规赛战绩获得第四到第十三位新秀,战绩越差,选秀顺位越高。 按规定,整个抽签过程将由NBA官员、13支球队代表以及监督抽签的会计师参加。“摇奖”结束后,会计师将把带有各球队标的卡片放入标有1到3的三个信封内,然后将其密封。无论NBA副总裁格兰尼克还是球队代表,此时都无法提前知道信封内的结果究竟如何。 随后NBA将正式宣布抽签的结果,第4到13位的选秀权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先行宣布,然后由格兰尼克拆开信封,按顺序宣布拥有前三位选秀权的球队,这意味着,最后拆开的那个信封里注明的球队,将在一个月后的选秀大会上摘得“状元秀”。

引用nba选秀百度百科。

NBA选秀规则对弱队有什么保护措施?

NBA选秀规则对弱队有一定保护措施。

首先,常规赛战绩越差的球队,获得高顺位选秀权的概率越大。这使得那些在赛季中表现不佳的弱队有机会挑选到潜力出众的年轻球员,为球队重建或提升实力提供契机。比如一些常年战绩靠后的球队,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天赋异禀的新人,为球队未来发展注入活力。其次,乐透抽签制度进一步保障了弱队获得高顺位签的机会。即使战绩不是最差,但只要处于乐透区,就有相当的概率抽到靠前的顺位。这避免了一些球队故意摆烂的极端情况,同时也让更多弱队有机会在选秀大会上获得优质球员,增强自身竞争力,促进联盟各球队实力的相对平衡,推动联赛更健康地发展。

常规赛战绩越差的球队,获得高顺位选秀权的概率越大。在NBA的选秀体系中,常规赛战绩是决定球队选秀顺位的重要依据之一。战绩不佳的弱队能够优先挑选潜力新秀,这为其重建或提升实力提供了关键支持。以过去几个赛季为例,多支垫底球队通过高顺位选秀选中了后来成为球队核心的球员,帮助球队逐渐走出困境。乐透抽签制度为弱队提供更多机会。乐透区球队通过抽签决定选秀顺位,增加了获得高顺位签的可能性。这种方式避免了球队过度摆烂,保证了选秀的公平性和随机性。即使不是常规赛战绩最差的球队,只要进入乐透区,就有机会选中优秀球员,为球队未来发展带来希望。这有助于维持联盟各球队实力的相对平衡,促进联赛的健康发展。

相关问答扩展:

1、NBA选秀为什么分两轮,怎么分的


NBA选秀为什么分两轮,怎么分的,球队又是怎么选的,尽量详细,我看明白后再加分

NBA选秀为一年一度的NBA盛会,在选秀大会上,30支NBA球队都可以挑选想加入NBA的年轻男性球员,这些球员通常都是来自美国大学级别的比赛,但近年来被选中的国际球员和高中毕业生越来越多。被选中的球员称为新秀。NBA有两个针对新秀的评选,一个是NBA最佳新秀,另外一个是NBA全明星新秀赛评选。

选秀程序
——————————————————————————–
NBA选秀分为两轮,各支球队挑选球员依据预定的规则进行。目前的规则是,最靠前的选秀权属于当年未进入季后赛的球队(目前为14支),这些球队会进行一次抽签以决定选秀顺序;接下来的顺位则留给那些进入了季后赛的球队。常规赛成绩差的球队顺位靠前,因此常规赛成绩最好的球队的位置在最后;举例来说,2004年NBA选秀中,排在最后一位的并非总冠军底特律活塞队,而是常规赛战绩最好的印第安纳步行者队。

第二轮选秀次序同第一轮,但是NBA球队会和交易球员一样交易选秀权,特别是第二轮选秀权;所以第二轮选秀的次序有时会和第一轮的选秀次序差异很大。

NBA的每支球队都必须在整个选秀中至少挑选一名新秀,同时,NBA联盟的规则也禁止任何球队交易未来连续两年的首轮选秀权。此规则的出台部分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克里夫兰骑士队的运作。在1980年至1983年期间,克里夫兰骑士队的老板特德·史泰平(Ted Stepien)运作的一系列价值有疑问的交易让骑士队好几年都没有首轮选秀权。这些交易几乎毁了骑士队。NBA向史泰平施加压力,让他出售骑士队,而且为了获得一个稳固的本地老板古登·甘德(Gordon Gund),NBA给了骑士队几个未来的奖励选秀权。

注意,这条规则只限制每个球队必须有一个第一轮选秀权,而不是限制每个球队只能拥有自己第一轮选秀权。下面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个规则。假定2005年NBA选秀已经完成:

假定圣安东尼奥马刺队在2005年没有第一轮选秀权,但有之后每一年的第一轮选秀权。马刺队可以自由交易他们的2006年第一轮选秀权,因为2005年选秀权已经不再是”未来”的选秀权,但是,他们不能同时把2007年,或者任何连续的两年的第一轮选秀权也交易出去。

马刺队在选秀之后通过交易获得了2007年的第一轮选秀权。这时他们可以把自己的2006年和2007年第一轮选秀权交易出去,因为他们仍旧持有一个2007年的第一轮选秀权。

选秀资格
——————————————————————————–
所有美国大学球员在参加大学CBA比赛的资格结束后自动获得选秀资格,而未参加大学比赛的国际球员在满22岁后自动获得此资格。除此之外,到2005年为止,美国球员可以在高中毕业和大学比赛资格结束之间的任何时刻声明选秀资格,而国际球员在18岁生日之后可以声明选秀资格;但是从2006年开始,美国球员声明选秀资格需要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高中毕业至少一年

在选秀年的12月31日满19岁

对于国际球员,声明选秀资格只需要满足第二个条件。

年龄限制是NBA联盟和球员工会的新劳资协议的一部分。

NBA规定了两个选秀资格声明日期。所有希望参与选秀但是没有自动获得选秀资格的球员需要在第一个日期或之前声明选秀资格。在这之后,联盟会建立一些选秀前的训练营,允许可能参加选秀的球员向球队展示他们的能力与技巧,球队也可能观察他们的个性。球员可以在最后的宣布参加选秀日之前(选秀日一周之前)做出决定,撤回选秀资格声明。

声明选秀资格的球员并不会自动失去大学比赛资格,除非在之前的年度声明了选秀资格并反悔。如果在最后的宣布参加选秀日之前没有撤回选秀资格声明,那么球员会失去大学比赛资格,无论他们是否被选中。另外,和经纪人签约也会自动终止大学比赛资格。球员最多可以撤回选秀资格声明一次。

球队被要求和第一轮选中的球员签订至少一年的合约,而在三年内拥有和第二轮选中的球员的联盟内独占签约权。

选秀顺位越靠前的球员的身价越高。选秀状元通常是新秀中最好的球员。但是成为选秀状元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成为超级巨星。迈克尔·乔丹在1984年NBA选秀中列第三位,但是被普遍认为是史上最好的球员。在他前面的两个球员说明了选秀的不确定性。状元黑肯·奥拉朱旺的职业生涯让他肯定会进入篮球名人堂,但是榜眼萨姆·鲍伊成为了一个过客,其职业生涯被伤病所困扰。

2、亚体看点 | 青训or选秀,中国篮球和CBA的人才选拔之路……

中国篮球和CBA的人才选拔目前以青训为主、选秀为辅,未来将长期并行发展,但选秀的影响力正逐步提升。

一、青训体系:传统主导模式

  • 历史沿革CBA成立初期采用苏联模式,依赖基层体校选拔天赋球员,易建联、周鹏等球员均通过此路径成长。2010年后,CBA强制推行青年队模式,要求每支球队建立至少两个年龄梯队,部分俱乐部甚至扩展至三支,球探网络覆盖全国。

  • 核心优势

    系统性培养:从小挖掘人才,提供长期专业训练,支撑CBA近20年人才供应。

    资源集中:俱乐部投入大量资源,形成规模化培养体系。

  • 现存弊端

    选拔局限:依赖基层教练主观判断,落选者失去系统培训机会。

    风险高企:青年队球员若未能进入职业联赛,将面临教育缺失与职业断层。

    覆盖面窄:仅涵盖600余名先天条件突出的球员,与中国3亿篮球人口严重脱节,遏制可持续发展。

图:CBA青年队训练场景

二、选秀制度:新兴补充路径

  • 制度起源2015年CBA正式启动选秀,参照NBA模式,允许各队通过选秀权吸纳大学生球员(CUBA/NCAA)、NBL球员及港澳台球员。2020年选秀大会成为转折点,多名新秀表现惊艳,推动选秀从“边缘化”走向“主流化”。

  • 发展历程

    2015-2018年:俱乐部参与度低,2015年仅重庆队选秀,2016年仅8人入选。

    2019年:16人被选中,创历史纪录,王少杰、袁堂文等球员证明选秀价值。

    2020年至今:选秀球员普遍表现强劲,“选秀出精品”成为共识。

  • 代表案例

    天津队林庭谦:2020年探花秀,场均8.8分2.4篮板2.1助攻2.9抢断。

    广州队祝铭震:榜眼秀,场均35.2分钟,贡献10.1分3.9篮板。

    四川队朱松玮:四号秀,场均11.2分3.2篮板2.5助攻。

图:2020年CBA选秀大会现场

三、青训与选秀的对比分析

  • 青训优势

    培养深度:长期专业化训练,球员技术功底扎实。

    职业适配性:青训球员更早适应职业联赛角色(如三分射手、防守尖兵)。

  • 青训劣势

    机会不均:基层选拔依赖教练主观判断,覆盖面有限。

    风险集中:球员职业路径单一,失败成本高。

  • 选秀优势

    潜力突出:大学生球员长期担任核心,技能全面,发展潜力更大。

    社会覆盖广:吸引非职业体系球员,扩大人才池。

  • 选秀劣势

    适应期长:CUBA对抗强度低于CBA,新秀需时间调整。

    角色转变难:从大学核心到职业联赛功能型球员的过渡存在挑战。

四、未来趋势:并行与融合

  • 长期并存:青训与选秀将共同构成CBA人才选拔体系,短期内无法相互替代。
  • 选秀潜力:随着中国篮协推广“小篮球”计划夯实基础,选秀人才质量与数量有望持续提升。
  • 公平性提升:选秀制度逐步打破青训垄断,为更多球员提供职业机会。

图:青训与选秀共同支撑CBA人才体系

五、挑战与展望

  • 当前瓶颈:选秀球员身体素质与技术仍需提升,俱乐部对选秀的接受度需进一步深化。
  • 终极目标: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篮球人才网络,使CBA选人范围从2000人扩展至全社会,推动中国篮球变革。

正如篮球评论员苏群所言:“选秀是给花园修路,虽无法强制所有人通行,但路越修越宽,草坪上的脚印终会减少。”中国篮球的未来,在于青训与选秀的协同发展,以及基础人才池的持续扩容。

3、想要上CBA打球,通过什么渠道去参加选秀呢?

选秀变得越来越“上路”2018年CBA联赛选秀训练营和选秀大会由中国篮协授权的CBA公司举办,北京竞赛管理中心和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协办。选秀训练营7月26日至28日举行。在这三天里,报名参加选秀的球员将接受体能测试、团队训练和与两支大学球队的比赛。根据安排,这些球员也将参加今晚的公开赛。

CBA选秀将在万达嘉华酒店连续第二年正式举行。2015年选秀没有专门的场地,场地在联赛办。所有俱乐部将通过电话沟通完成整个选秀过程。2016年选秀的地点是上海。

季后赛球队弃权很正常按照规定,CBA联赛的20支球队都有选秀权,他们可以在选秀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球员。但由于CBA的特殊情况,很多球队并没有行使选秀权,而是选择了弃权。统计显示,CBA选秀历史上,八一、北京、山东、四川、广厦、辽宁、广东、新疆八支球队连续三届选择了弃权。就拿2017年选秀来说,2016-2017季后赛,除了深圳队选择了第二轮自己推的年轻球员王玉瑶,其他季后赛球队都投了弃权票。前三届只有20人被“选中”在过去的三次选秀大会上,只有20名选手入选,其中11名来自2017年的选秀。

其实能在联盟站稳脚跟的选秀球员很少,其中最出名的就是2016年首轮第三名被天津选中的施毅。他被选入了国家男子篮球队。此外,2017年选秀状元陈英俊上赛季也获得了足够的上场时间,这是选秀的一大成就。

申请人数已达50人

虽然选秀一直不受强队欢迎,但是从2017年开始,选秀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报名的选手都很热情。去年有近50人参加选秀,今年报名人数达到了50人的全额上限。据了解,与过去不同,今年的CBA草案在设定一系列规则方面更加灵活和开放。例如,NBL俱乐部推荐了6名球员,包括曾经入选奥运会男篮的蒋宇星。

大学玩家等待机会

在选秀训练营的开幕式上,中国篮协主席姚明说:“选秀对于年轻球员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你们中间有专业青年队,也有大学生。经历了CUBA生涯,希望你能再攀上一个新台阶。”其实选秀的确是大学生登录CBA联赛的重要平台。2017年选秀,很多大学生入选。

报名参加今年选秀的选手中,有9名大学生。然而,最终只有8人参加了训练营,他们是宁波大学后卫关;王思琪,太原理工大学后卫;万胜伟,北京大学中心;井冈山大学保卫者魏国强;吴正瑞,南京邮电大学后卫;栾晓军,山东农业大学中心;李怀明,天津大学前锋;和南京邮电大学后卫陈一天。虽然很多大学生是通过选秀进入CBA联赛的,但是真正能在队内获得一定上场时间的球员却很少。

更多最新体育信息请关注:新星体育网

更多体育网站请关注:新星体育网

更多网站请关注:亿点点时尚网

smart体育网原创文章,作者:smart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martgj.cn/18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