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与日本队的历史交锋记录。与韩国呢?
1. 中日A级比赛全记录:
– 1975年6月23日,亚洲杯预选赛,比分2:1。
– 1980年6月11日,邀请赛,比分1:0。
– 1980年12月26日,世界杯预选赛,比分1:0。
– 1981年6月2日,麒麟杯,比分0:0。
– 1984年5月30日,麒麟杯,比分0:1。
– 1987年10月4日,奥运预选赛,比分0:1。
– 1987年10月26日,奥运预选赛,比分2:0。
– 1988年6月2日,麒麟杯,比分3:0。
– 1989年5月10日,友谊赛,比分2:2。
– 1989年5月14日,国际友谊赛,比分0:2。
– 1990年7月29日,东亚四强赛,比分1:0。
– 1992年8月24日,东亚四强赛,比分0:2。
– 1992年11月6日,亚洲杯赛,比分2:3。
– 1995年2月23日,东亚四强赛,比分1:2。
– 1996年12月12日,亚洲杯赛,比分0:1。
– 1998年,东亚四强赛,比分2:0。
– 2000年3月15日,友谊赛,比分0:0。
– 2000年10月26日,亚洲杯赛,比分2:3。
– 2003年12月4日,东亚锦标赛,比分0:2。
中国队在对阵日本的比赛中,共进行了19场比赛,取得7胜3平9负的成绩,胜率为44.73%,得失球比为19:20。
2. 中韩交锋记录:
– 从1953年起,中国各级国家足球队与韩国队的交锋共有38场。
– 中国队获得8胜11平19负,处于劣势。
– 进33球,失49球。
– 在主场比赛中,中国队3平5负,未有胜绩。
– 进14球,失11球。
– 中国国家足球队在邀请赛中4次击败韩国国家队,但在正式比赛中尚未取胜。
– 国奥年龄组球队也未在正式比赛中取胜。
– 中国青年队曾在正式比赛中3次击败韩国队:
– 1982年第23届亚青赛东亚区预选赛,以2:0取胜。
– 1992年北京亚少赛小组赛,以4:0大胜。
– 2000年亚青赛,以1:0小胜。
– 此外,1992年曼谷可口可乐杯青年邀请赛决赛中,中国少年队以2:0取胜。
范志毅三句话指出国足逼平日本真因
国家选拔队顽强的以0-0逼平日本队。
前国足队长范志毅,在第一时间做出点评,在他看来,以下三点是国足成功的原因。
一、球员思想更统一,大家站位更明确,每条线都能相互呼应。
二、对手向前传球时,我们给了他们更多压力。
三、我们的高位逼抢,让日本队出现很多传球失误,我们也因此获得不少机会。
这场比赛也让我们看到,即便强大如日本国足也会害怕逼抢。他们也会在慌乱中犯错,比如多次传球出界,比如踢到自己队友的头部。这些都说明,中国人不是踢不好球,而是要有拼的意志力。
另外范志毅点名表扬了6名球员,特别是朱辰杰。特别冷静,上场比赛乌龙球后,他能迅速调整过来,非常不容易。除了朱辰杰外,范志毅着重提到蒋光太、方昊、吴少聪、韩佳奇,以及谭龙。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提到方昊和吴少聪时,范志毅甚至无法叫出全名。
一方面由于这批球员踢的比赛太少,大家对他们很陌生。
逼平强敌的确可惜,但中国足球的发展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国际足联官方宣布日本逆转西班牙的第二进球有效
德国和日本足球历史交战战绩如何?日本德国足球交手记录
中国女足拿过世界冠军吗(上一届中国女足以1:1绝杀日本夺冠)
香港vs国足历史比分(国足对阵日本比赛结果)
相关问答扩展:
1、当国足对阵日本时现场只有1661名观众,此现象反映出了什么?
国足对阵日本比赛现场观众稀少,直接反映出球迷信心低迷、职业足球市场遇冷的现实困境。
一、核心原因解析
比赛吸引力下滑是主因。国家队近年成绩持续低迷,世预赛屡次失利导致球迷流失。对比日本队稳定的亚洲一流水平,中国男足近二十年未能突破,这种实力差距让部分观众产生「看了就难受」的心理疲惫感。
赛事运营存在双重失误。比赛时间安排在周二晚间,直接影响上班族到场观看;票价设置未考虑市场实际,某些场次高达880元的定价,远超普通球迷承受能力。这种脱离市场规律的运作方式,与欧洲足球联赛灵活票价机制形成鲜明对比。
二、深层文化脱节
我国青训体系断层严重,注册青少年球员不足日本十分之一,直接导致职业联赛造血功能不足。日本校园足球文化根基深厚,每年有超过40万高中生参与全国联赛,这种「从娃娃抓起」的培养模式,我们至今未能有效复制。部分中超球队过度依赖外援,本土球员成长空间受限,进一步削减了球迷的情感认同。
转播技术进步带来观看习惯改变。现在手机端就能收看高清直播,且可随时回看精彩片段,部分观众更愿意选择空调房看球替代现场体验。不过,英格兰各级联赛即使面临同样情况,场均上座率仍保持2.5万人以上,说明真正优质的赛事永远不缺观众。
三、关联影响延伸
球市冷清会引发连锁反应,赞助商广告投放可能缩减,俱乐部运营压力增大。日本J联赛通过社区化运营策略,将球队深度融入城市生活,即使次级联赛也能保持良好上座率。这种运营智慧值得借鉴,比如建立球迷会员体系、开放训练日参观等方式,都能有效重建球队与城市的感情纽带。
2、国足对阵日本的时候,你觉得该如何调整?
国足对阵日本的时候,我觉得这样调整比较好:
1.使用五后卫打法,整体思路就是防守;
2.防守反击为主,一定不要打对攻;
3.目标一定要明确,这场比赛就是争取平局,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
中国足球一直被大家诟病,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实力有限,要想取得好的成绩也比较困难,这就是中国足球的现状。国足对阵日本的时候,我觉得防守非常重要,主要目标就是争取一场平局。战略上一定要保守,我们实力明显比日本弱很多,处于被动地位,这个时候一定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能够打平日本队,我们就相当于大胜。
一、使用五后卫打法整体思路就是防守
面对日本队,我们也没有多少挣扎的余地,我们实力比日本弱很多,日本作为亚洲足球老大,可以说赢我们很正常。
作为弱势的中国队,最好就是使用五后卫打法,拼尽全力防守,能够打平拿下1分也是巨大的胜利,如果这场比赛输掉,中国队基本上就没有了出线的机会,拿1分是最重要的事情。
二、防守反击为主不要打对攻
对于我们来说,拿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场面难看并不重要,这一场一定要调整状态,不能够再犯打澳大利亚比赛时候的错误。
后场球员处理球一定要果断,不知道怎么处理直接开出边线,一定不要冒险带球,因为失误丢掉比赛,这非常打击信心。
三、目标要明确就是争取平局
我们最应该调整的就是自己的心态,不要高估自己,不要认为日本队第一场比赛输球,我们就有了希望,一定要降低预期,我们实力跟日本差的很远。
这场比赛目的就是争取平局,拿到一分,任务就完成,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执行力,我相信中国足球能够创造奇迹。
3、国足对阵日本五后卫战术解析
国足打五后卫就是摆大巴,但效果真的一般。这场对日本明显是想死守保平局,结果上半场就被打穿了两次。
具体来看,三中卫体系里蒋光太还算稳,但朱辰杰和另一侧的中卫配合太生疏,两个翼卫根本回不来。日本队就是抓着我们边路和中卫之间的空档打,两个丢球都是从这个位置发起的。
这种战术最大的问题是攻不上去,吴曦他们拿球就大脚开,前场武磊完全孤立无援。下半场换人调整后才算有点攻势,但为时已晚。说实话五后卫不是不能打,但需要超强的纪律性和磨合,国足现在这配合度真撑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