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为什么一替一个发球?丁宁和刘诗雯单打比赛决胜局。
原因:在乒乓球比赛中,如果单局比赛超过了10分钟(双方都已获得至少9分时除外),将实行轮换发球法,如果接球方进行了13次合法还击,则判发球方失分,换句话说,发球方必须在12板之内解决战斗,否则就被判做丢分。
【轮换发球法】
是指发球运动员除发球的一击外,必须在这以后的连续十二次击球中取得分数,如果第十二次击球仍未能取胜,则判对方得一分。因此,记时员这时便不需要记时,而只是计算运动员的击球次数。
每得一分轮换发球一次,这一局中以先得二十一分者为胜方,遇双方各得二十分时,则以在这之后先得二分者为胜方。
每盘比赛中,如果有一局比赛在进行十五分钟后实行了“轮换发球法”,那么在这一局以下各局中,只要进行了十分钟就实行“轮换发球法”。
试行“轮换发球法”的规定,是在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代表大会上通过的。
为了限制“防守型”乒乓球选手在比赛中只守不攻、拖延比赛时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原来曾经采取了“时间限制”的规定,即每一局比赛不能超过二十
分钟,如打满二十分钟时,当时得分领先的一方就被判为这一局的胜方。如每盘比赛有一局打满了二十分钟,则这一盘的以下各局每一局就只能打十分钟,打满十分
钟时,也是以当时得分领先的一方为这一局的胜方。但实行这些规定以后,在比赛中仍然会出现长时间的“马拉松”式的战斗,因此国际乒乓球联合会这次才采取了
新的措施。
丁宁与刘诗雯的现状为何完全不同?那次“诈伤”就像一道分水岭_百度知 …
最近,国乒上下可谓战事连连,刚刚在世乒赛上斩获了4座奖杯的他们,又马不停蹄地飞到新加坡,参加在那里由国际乒联举办的世界杯男女单打赛事。
同样,2021年东京奥运会后正式宣布退役的丁宁,虽然已无需再面对赛场上的征战,却风风火火地忙于自己的新生活。已进入北大学习的她,近日被北京大学评选为“2021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
校方认为,丁宁不仅在乒乓球运动中成就斐然,还热心于公益事业:作为国乒女队原队长,她不仅是“全满贯”选手,且获得“中国90后十大人物”等多项国家荣誉,担任中共十九大代表、全国青联委员。由她发起的“叮当公益行”慈善项目,已为山区孩子送爱心长达5年之久。 (本篇文字版权归“欧文说体坛”拥有,非同名账号发布,皆为抄袭剽窃)
的确,脱下了战袍的丁宁堪称人生赢家,各个方面她都起到了表率作用。而在自身的形象改变上同样惊艳,运动员时期的“假小子”不见了,现在留起了长发、画着精致淡妆的丁宁,活脱脱成了一名气质美女。那种成功的潇洒,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之美。适时地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成为被 历史 铭记的“大满贯”选手,丁宁的圆满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与之相比,曾是丁宁女双搭档并且年龄也相仿的刘诗雯,则仍旧为了乒球运动奋战着。其实,作为唯一一位5夺世界杯的女队员,盖斯特杯也刻下了自己名字的“小枣”,绝对可称之为国乒的传奇之一,与丁宁相比她就差在没有在奥运会上证明自己的实力,看似只是一块单打金牌的问题,却一直纠缠着刘诗雯。
二人之间合作过无数次,也曾作为竞争对手隔网而立,你可以说以含金量来看,世界杯小于世乒赛小于奥运会,丁宁比刘诗雯抓机会的能力更强。但她俩运动生涯中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 2015年5月的苏州世乒赛,却意外又客观地成为了改变命运的节点。 (本篇文字版权归“欧文说体坛”拥有,非同名账号发布,皆为抄袭剽窃)
那场女单的决赛中,前6局双方平分秋色,关键的决胜局中,刘诗雯上来就2比0领先。可随着丁宁在救球中倒地并申请了长达10分钟的医疗暂停后,势头倒向了丁宁一边。和着现场同情带伤坚持的加油声,丁宁一鼓作气神奇地拿下了刘诗雯,第二次获得世乒赛女单冠军。而有些懵的“小枣”却没想到,自己与盖斯特杯的缘分一晃就到了2019年。
赛后,有媒体就指出,丁宁当时伤得并不严重,伤势也达不到医疗暂停的程度,为了夺冠,八面玲珑的丁宁“将”了老实巴交的“小枣”一军!这次“诈伤”成了一桩悬案,可丁宁还是收获了“丁春秋”的外号,很多球迷也开始转而支持刘诗雯。
其后,丁宁顺利地完成了“大满贯”伟业,而刘诗雯则始终牵挂着奥运会的女单资格,一直为此纠缠,成了自己最大的心结。所以,她奋力登上了布达佩斯的顶峰;所以,当东京奥运会的脚步姗姗来迟时,对于选谁去单打的问题,在外界以及国乒内部争论不休时,“小枣”还是毅然地顶住压力,上了混双,她想证明,自己仍能担当大任。
只不过,命运时有不公,东奥混双的决赛,刘诗雯已经表现得足够强大了,如果非要说问题出在哪的话,感觉许昕应该担责更多一些。
因此,刘诗雯实际上并不需要再去证明什么,尽管她的职业生涯可能会有遗憾,尽管与同时代的队友相比,似乎差着一个奥运会的金牌。但是人生嘛,每个人有不同的道路要面对,走好走稳自己的每一步,风景不同那也是命运的安排罢。
相关问答扩展:
1、丁宁让贤避战被过度分析,刘诗雯到底什么来头,宁队有苦难言
目前2021年赛季全运会乒乓球资格赛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更加精彩的全运会比赛。这次资格赛虽说只是一个预选赛,但参赛阵容豪华堪比世界杯。有一句话形容得很贴切“世界冠军很好拿,但是乒超和全运会冠军却非常难。说的就是国乒内部竞争太激烈,黑马层出不穷。
而这次马龙,丁宁,樊振东,王楚钦更是悉数出战。不光是这些我们熟知的老面孔,这次赛场上迎来了一位暂别许久的老朋友。她就是刘诗雯。
刘诗雯代表广东女队出战资格赛,这一次总算是没有再退赛。从2019年末一直到2021年3月份,因伤退赛的刘诗雯整整休养了长达一年的时间。这一年里国乒内部也是发生了诸多的变化,特别是在形势一直不太明朗的女队。
陈梦,孙颖莎,王曼昱在前辈们缺席的情况下奋力追赶,隐隐有赶超的势头。尤其是孙颖莎。从2019年初露锋芒,当时可能还因为年纪太小缺乏大赛经验,而不被考虑进东京奥运会的备选人,到如今成为国乒女队潜力最大的球员。她的进步和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
而这次刘诗雯恢复归来,还能否经受得住天赋异禀的后辈们的冲击,这成了这次全运会上最大的看点。资格赛上刘诗雯面对新生小将的挑战轻松拿下了比赛。同样如此丁宁也是带领北京队顺利晋级。本来我们将看到刘诗雯与丁宁两名老将的再一次交手,但是事与愿违。在北京队三轮全胜后丁宁直接表态,自己将不再出赛第四轮比赛,因为无论胜负都不影响球队参加正赛,美其名曰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历练。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嘘声一片。这次避战的不是刘诗雯反而是丁宁了。
外界对此传出了许多的声音,有说丁宁怕刘诗雯的,有说是在还人情的。但是不可否认,丁宁的避战恐怕是最恰当的举措。刘诗雯和丁宁两人关系十分微妙。虽然都是国乒女队的老前辈,但都没稳稳坐上国乒一姐的位置。
而丁宁成就大满贯那次的两人交手,也是被外界议论太久。此次资格赛上两人再遇除了满足球迷们的好奇心之外并无更多意义,就像丁宁说的一样。无论输赢北京队都出线了,不如把更多的机会留给新人。
一来避免了与刘诗雯碰撞后外界进一步的过度分析,二来也确确实实对国乒女队的人才培养让出了机会。不得不说丁宁越来越重视新老交接,把重心从个人身上转移到了整个女队的发展,难怪是要转型教练的人。
此次的主角,应该是休整后重新归来的刘诗雯,她能否重回巅峰,顺利出战东京奥运会,完成自己大满贯的终极梦想。让我们拭目以待。
2、女乒无核心丁宁再次挑大梁 她凭什么挤掉刘诗雯
丁宁她在队伍里面比刘诗雯开朗,所以很受教练组喜爱,教练组倾向于保送她。而且历届奥运会派出的都是狠和稳两种风格的乒乓球运动员。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什么在最后时刻丁宁把郭焱换下,是因为那时候的李晓霞和郭焱所展现出来的特色都是稳,都能进决赛,所以用当时风头正盛的丁宁换下郭焱,希望她靠着自己的那股狠劲拿下大满贯。实际上决赛上,丁宁所展现出来的确实很稳,而李晓霞所展现出来的却是那股狠劲。这次李晓霞被贴上了狠的标签,那么剩下的刘诗雯和丁宁就要取其稳。相比之下,丁宁比刘诗雯在稳字上做的更好。
丁宁虽然和刘诗雯交手战绩差,但是对外不会连续几次输给同一个人。我不喜欢丁宁,我们私下里还称呼丁宁为“丁影后”,因为2015年的时候她确实装了,单打的时候,张怡宁解说的时候就说了丁宁可能是装的,双打的时候晓霞也笑她。她可能确实扭到了,但是她所表现出来的是并没有伤经动骨,这些都是真的。丁宁打削球很费劲,虽然人高马大,并且很像男人,能退台,但是同样,她打球速度慢,而且旋转弱。她打削球经常要4:3才能赢。但是她近几年来暂时还没有输过削球。虽然打削球很累,但是只要不输,她和刘诗雯之间的差距依然不大。更何况,日本的伊藤美诚不参与单打,并且削球的选手也不多,所以,这个也并不能成为刘诗雯的一个优势。
评价完丁宁,就是聊聊小枣的问题。枣不能退台,偏偏主要的几个对手都能退台。然后小枣的速度很快,但是到了这种大赛的赛场上,紧张真的很容易影响运动员的发挥。2012年女单决赛,其实结果与丁宁被判罚并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当时丁宁太紧张,没有晓霞放得开,于是很快就输了两局。丁宁每次落后很多的时候就要拿出她的下蹲发球,虽然我也想说一句,晓霞并不怕她的发球,晓霞已经很熟悉了。丁宁那个时候的优势其实是正手的对拉。但是丁宁太过依赖发球。我们乒乓球界有个说法,对于靠发球取胜的人,我们都会说,“等对手适应了你的发球,看你还有什么优势。”丁宁错的地方在于她本末倒置地以为发球才是她的武器,其实她忘了自己真正的优势是身高,手长,能对拉。其实发球换个上下旋或者侧上侧下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但是丁宁说自己四套发球被判了三套,我只能说,她可能不太能变通吧。四年了,我相信她有改变。同样的,刘诗雯站在赛场上,可能首先想的是自己速度快的优势要打出来,这样一紧张速度的优势没了,手挥动的速度因为紧张肌肉收缩而变慢了。这种情况下,刘诗雯靠什么?刘诗雯在奥预赛上表现出来的就是不会变通。丁宁虽然输给伊藤美诚,但是我们还是能看到她积极求变,而刘诗雯就是死磕。
我尽量让自己说的客观一点,不去倾向于任何一个运动员。其实我心里希望的是枣能参加这届单打。但是想想,如果丁宁没了她那奇怪的发球,枣没了她的速度,她俩要靠什么取胜?如果要我在她俩中间选个稳的,我还不如选武杨呢。
3、丁宁受伤到底帮了谁 这种情况刘诗雯或许更难受
丁宁带伤夺冠固然是可歌可泣,但对刘诗雯来说,心里肯定多少有点不是滋味。客观来说,丁宁受伤之前,刘诗雯应当是稍微占据上风,她是1-3落后连追两局,士气正旺,而丁宁两局优势被抹平,压力显然更大些。从刘诗雯的举动来看,她心里特别渴望这个冠军,丁宁受伤接受治疗时,刘诗雯尽量避免去看她,不想心态受影响。丁宁后来一瘸一拐回到场上,作为朝夕相处的队友,刘诗雯很难再像之前那么打球了,动作显得很僵硬,她的心里也许并不比丁宁好受。而丁宁在现场整齐的助威声中,稳扎稳打,从心态上夺回了优势,并最终拿到了胜利。
这个结果对刘诗雯是残酷的,她的目标是参加里约奥运会单打,而以她在球队中的地位来看,这次苏州世乒赛,可以说是必须夺冠才有机会。刘诗雯想赢,肯定是想真刀真枪较量去赢,丁宁的脚伤看似帮了她,让她占到了优势,可是在世界大赛决赛场上,那显然也会打乱自身节奏增加压力。
造化弄人,刘诗雯连续第二次倒在决赛当中。丁宁的受伤到底帮了谁呢,说不清楚,就像刘诗雯自己在赛前所说“有的时候真的是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