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林丹与李宗伟的奥运羽毛球半决赛
深情拥抱互赠球衣 林丹恭喜对手
决胜局苦战36分钟,连续挽救三个赛点,当林丹对又一次扣杀无能为力后,林李大战终于成为奥运会历史的绝唱。
过去两届奥运会,两人均是在决赛相遇,林丹获得两连冠,在里约的男单半决赛,李宗伟艰难取胜,一场巅峰对决过后,没有太多的胜负敌对,这对老对手反而让人看到了感人至深的温情一幕。
由于这是两人在奥运会赛场上的最后一次对决,林丹和李宗伟在击掌过后,还交换了球衣,并长时间深情拥抱,这一幕赢得了全场球迷的掌声,也让人看到了“永远的对手”的特殊情谊。
“这场比赛两个人发挥了很高的竞技状态,恭喜李宗伟。”赛后,在恭喜老对手取胜的同时,林丹也提到了两人间的这份特殊情谊,“可能就像很多人讲的,这是最后一届奥运会了,不管怎么讲,两个人能发挥这样的竞技水平,我觉得至少对得起彼此,也对得起球迷。”
林丹感叹,当两人都慢慢老去,能在奥运会上再次相遇实属不易,“不管怎么说,能打到今天这样的状态,我们两个人这四年要比过去付出更多努力。毕竟我们年龄不再像四年前那样,我为我们两个人的表现感到高兴。”
双膝跪地纵情怒吼 宗伟终赢克星
在第四个赛点时凭致命一击赢下比赛,扔下球拍的李宗伟双膝跪地,随后高高跃起,纵情怒吼,这样的疯狂和张扬,在李宗伟职业生涯中并不多见,但如果知道这场胜利对于李宗伟的意义,这种庆祝便不难理解了。
从2008年到2015年,李宗伟五次进入世界大赛决赛,却连得五个亚军,其中四次是败在林丹手下。在世界前五选手中,李宗伟对谌龙胜多负少,与两位丹麦选手的战绩完全是一边倒,唯独在林丹面前只剩下三成的胜率,林丹几乎可以说是李宗伟唯一的“克星”。
这种职业生涯的一边倒对决,从李宗伟的话中也可以听出端倪,赢球后的李宗伟感叹,“我也没有想到能赢下这场比赛,因为我在大赛上没有赢过林丹,公开赛赢过,大赛没有。在比赛中没有想这么多,最后一刻赢下来的时候我感谢天,这是注定的。”
在奥运会舞台,李宗伟接连在2008年、2012年男单决赛输给林丹,这种压力可想而知,“其实领先的时候我也没有想那么多,想到不要重演伦敦奥运会,还是天注定的吧。”没有让此前的决赛重演,李宗伟自己也松了口气。
对于两人职业生涯的漫长对决,李宗伟认为这种时光值得珍惜,“我觉得我和林丹今天能站在赛场上,我们两个值得骄傲,两个老将还跟年轻球员一路在拼。”
四大天王林丹、陶菲克、皮特盖得、李宗伟在各自巅峰时谁更厉害?
在各自巅峰时期,林丹、陶菲克、皮特·盖得、李宗伟都是极其出色的羽毛球运动员,难以简单判断谁更厉害,但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
一、技术层面
-
陶菲克:被公认为技术最为细腻和天赋异禀的选手。他的拉吊突击打法,尤其是重杀和网前技术的结合,几乎达到了完美的境界。陶菲克的巅峰期在2004-2006年,这期间他凭借出色的技术赢得了众多荣誉。
-
李宗伟:以反应灵活、防守出色、回球变幻莫测著称。他的突击爆发力强,步伐快捷,打法稳中带攻。李宗伟的巅峰期在2009-2016年,这期间他多次与世界冠军擦肩而过,但无疑是技术上的顶尖高手。
-
林丹:早期以快速突击打法为主,后期则更加注重控制。林丹的技术全面且精湛,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他的巅峰期很长,从2006-2014年都是世界羽坛的霸主。
-
皮特·盖得:结合了欧亚球员所长,能攻善守,网前球技术细腻。虽然他在冲击世界冠军的道路上屡屡受挫,但无疑也是技术上的佼佼者。盖德的巅峰期在2000-2005年。
从技术层面来看,陶菲克因其技术的完美性和天赋的出众性,被排在首位;李宗伟和林丹紧随其后;盖德则因技术特点相对不那么突出而排在最后。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排名并非绝对,因为每位选手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优势。
二、综合能力层面
-
林丹:无疑是综合能力最强的选手。他不仅技术全面,而且身体素质、比赛经验、大赛心理素质都是超一流水平。林丹的巅峰时期是绝对的王者,无论是速度、爆发力、控球能力还是比赛经验都无人能敌。
-
李宗伟:虽然未能赢得世界冠军,但他的综合能力也非常出色。他拥有出色的防守和反击能力,以及超乎常人的冷静和稳定。
-
陶菲克:虽然技术出众,但受限于体能和伤病,他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弱。
-
皮特·盖得:虽然技术细腻,但缺乏足够的爆发力和速度,使得他在综合能力上稍显不足。
从综合能力来看,林丹无疑是最出色的选手;李宗伟紧随其后;陶菲克和盖德则相对较弱。
三、成绩层面
-
林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包括5个羽毛球世锦赛冠军、2个羽毛球世界杯冠军和2个奥运会冠军。尤其是他的两个奥运会冠军,都是在决赛中击败李宗伟取得的。
-
李宗伟:虽然未能赢得世界冠军,但他在多项国际赛事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马来西亚羽毛球的传奇人物。
-
陶菲克:赢得了多个国际赛事的冠军,包括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金牌。
-
皮特·盖得:虽然未能赢得世界冠军,但他在公开赛和洲际赛事中多次夺冠,也是欧洲羽毛球运动的代表人物。
从成绩来看,林丹无疑是最成功的选手;陶菲克和李宗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盖德则相对较弱。但需要注意的是,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选手的实力和水平,因为比赛还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对手实力、比赛环境、心理状态等。
总结:
在各自巅峰时期,林丹、陶菲克、皮特·盖得、李宗伟都是极其出色的羽毛球运动员。从技术层面来看,陶菲克因其技术的完美性和天赋的出众性而备受推崇;从综合能力来看,林丹无疑是最出色的选手;从成绩来看,林丹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每位选手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优势,难以简单判断谁更厉害。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位选手的努力和付出,欣赏他们带来的精彩比赛。
相关问答扩展:
1、里约奥运会林丹李宗伟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林丹在男子单打半决赛中负于李宗伟,无缘决赛。具体来说:
- 比赛结果:李宗伟在男子单打半决赛中以2:1的比分战胜了林丹,成功晋级决赛。
- 比赛意义:这场比赛被视为羽毛球历史上的一次经典对决,展现了林丹和李宗伟两位选手高超的技艺和坚韧的竞技精神。
- 选手表现:李宗伟在比赛中展现出了极高的技术水平和竞技状态,灵活移动、精准击球,并在关键时刻占据了优势。而林丹虽然也有出色表现,但在关键时刻未能把握住机会,最终遗憾落败。
2、林丹和李宗伟 什么是胜利 什么是对手
在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半决赛上演的第37次“林李大战”中,这一次的胜者是马来西亚“一哥”李宗伟。15:21,21:11,22:20,李宗伟以2:1击败林丹挺进决赛,连续第三次距离自己的首个奥运会冠军仅一步之遥。
扔下球拍、双膝跪地,随后高高跃起纵情怒吼……难以想象一向温和内敛的李宗伟会做出这一系列庆祝动作。
“我没有想到能胜这场比赛,因为此前我在大赛上没有赢过林丹,自己有点担心,最后一刻赢下来的时候我感谢上天,这是注定的。”赛后李宗伟如是解释那么“不像他”的举动。
当奥运会羽毛球抽签结束时,这场被视为提前上演的决赛就成为羽毛球比赛最大的看点。两名“30+”的老将也不负众望,分别击败各自对手闯入半决赛。
首局比赛,两届奥运会冠军“超级丹”明显进入状态更快,李宗伟则显得信心不足、失误过多:回球下网、扣杀出界、网前斗小球功亏一篑……林丹在15:10领先后,没有给李宗伟太多时间,轻松拿下首局。
李宗伟第二局调整战术,开局即以5:0领先。林丹则状态有所下滑、失误增多。李宗伟第二局赢得酣畅淋漓。
决胜局开始前,林丹一边换着衣服一边吃了一口教练递过来的香蕉。另外一边的李宗伟也在一边听着教练指导一边补充电解质,直到走上赛场,李宗伟的嘴里还在嚼着什么。
林丹和李宗伟在决胜局都将自己的状态发挥到了极致。7平、8平、9平……17平,两人比分交替领先之后又回到起点。此后李宗伟20:17拿到3个赛点,但天生大心脏的林丹又一次顽强地追平。这一切如同伦敦奥运会决赛的重演,但李宗伟笑到了最后,他连下两分晋级决赛。
赛后,“永远的对手”林丹和李宗伟击掌祝贺,两人随后又像足球运动员一般脱下球衣相互交换并拥抱在一起。
尽管赢了比赛,但李宗伟将两人的坚持视为更大胜利,“不管我俩比赛谁赢谁输,全世界都在看这场比赛吧,感谢林丹,我这个最伟大的对手。我跟林丹在33岁的时候能站在里约奥运会的半决赛赛场,我觉得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
输掉比赛的林丹大气地祝贺了“他永远的对手”李宗伟,并祝福他明天的决赛有更好的表现。
与李宗伟英雄所见略同的是,林丹也更看重两人对决的过程,“不管怎么说,能打到今天这样的状态,我们两个人这四年多应该要比过去花费更多努力。毕竟我们的年龄不再像四年前那样,我为我们两个人的表现感到高兴。”
3、李宗伟为什么总是在国际大赛中输给林丹?真的是实力问题吗?
讲道理,当初年纪小媒体炒林李的时候还真信了,觉得李宗伟就是心理问题二者实力旗鼓相当。现在回过头看就是有差距,也许并没有那么大,至少是有差距的,而且是比较明显的差距。
老实说这种单人竞技不比战绩就离谱,不分析技术上的区别,数据足够说明问题了。你把这两个人名字拿掉,看到12:28这种成绩你会觉得这两个是一个水平的?这还是所有赛事都算上,只看大赛结果只会更惨烈。
输几次可以是多方原因,状态心理等等,大赛老是输可不就仅仅是心理问题能解释的了,还是技战术上有差距。
之前看有人说林李同一水平因为李宗伟是唯一能赢林丹10场以上的球员,呃,那只能说明他是离林丹最近的球员而已。
从技术风格上来看,李宗伟应该是目前为止绝对速度最快的男单了,但林丹恰恰是变速最快的男单,这是李宗伟打不过林丹的根本。放眼到比赛中就是李在不断压榨自己去加速,但总是突破不了林的临界值,一方是强弩之末,一方是游刃有余,尤其在关键分争夺上,就算抛开心理层面,你说谁赢面更大?
当然,就技术能力而言,李宗伟对于林丹永远的痛实际是后场两根底线,一旦想加速被顶一个平高球就又得放慢下来,而自己一旦想顶平高球就会面临林丹比如“头顶禁飞区”的残酷考验,这可比自己正手不转体杀斜线威胁大多了。
就算网前李宗伟有一式弹簧腿,但林丹只要不像06亚运打陶肥那么上头,那么网前试探两下不玩了然后再来一个平高球……
我以前在别的答案里也说过,林丹恐怕是目前唯一一个具备“上帝视角”的羽毛球运动员,这个太可怕了,直观表现就是你永远不要指望能控住林丹,不管局面是否顺逆风,整个比赛节奏基本上都是跟着他在走的。
林丹有非常高的专注力,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并且往往选择的都是最优解。再看李宗伟,除了中前期能积累巨大优势外,基本上只要16分以后就是一根保持拉紧且随时可能绷断的橡皮筋。
综上,大赛=认真模式,李宗伟打不过林丹就很正常了。
更多最新体育信息请关注:新星体育网
更多体育网站请关注:新星体育网
更多网站请关注:亿点点时尚网
smart体育网原创文章,作者:smart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martgj.cn/6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