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2011澳网所有比赛的技术统计
决赛
李娜 克里斯特尔斯
一发成功率 69/100=69% 56/89=63%
Ace球 1 1
双误 4 3
非受迫性失误 40 26
一发得分率 36/69=52% 37/56=66%
二发得分率 11/27=41% 12/30=40%
制胜分(包括发球直接得分) 24 22
接发球得分率 37/86=43% 49/96=51%
破发成功率 6/12=50% 7/17=41%
网前得分率 14/21=67% 7/13=54%
总得分 84 98
最快发球时速 168公里/时 170公里/时
一发平均时速 155公里/时 156公里/时
二发平均时速 137公里/时 142公里/时
半决赛
沃兹尼亚奇 – 李娜
63/98=64% 一发成功率 65/101=64%
0 Ace球 4
5 双误 5
24 非受迫性失误 51
36/63=57% 一发得分率 43/65=66%
16/35=46% 二发得分率 13/36=36%
10 制胜分(包括发球直接得分) 42
45/101=45% 接发球得分率 46/98=47%
6/13=46% 破发成功率 7/10=70%
5/9=56% 网前得分率 20/31=65%
97 总得分 102
176公里/时 最快发球时速 167公里/时
160公里/时 一发平均时速 154公里/时
133公里/时 二发平均时速 134公里/时
网球李娜(中国女子网球的传奇巨星)
网球是一项兼具技术与体能的竞技运动,它需要选手拥有出色的手眼协调能力、反应速度和耐力。而在中国,有一位传奇巨星,她就是网球李娜。
李娜的成长历程
李娜出生于湖南省武冈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喜欢运动。8岁时,她开始接触网球,13岁时便进入了湖南省体校接受专业训练。1999年,她进入了国家队,成为了中国女子网球的一员。
李娜的职业生涯可谓是波澜壮阔。2004年,她首次打入大满贯赛事——澳网。2006年,她首次获得WTA巡回赛单打冠军。2008年,她成为了中国女子网球历史上首位进入世界前十的选手。2011年,她夺得了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成为了中国女子网球历史上首位大满贯单打冠军得主。2014年,她在澳网夺得生涯第二个大满贯单打冠军,并成为了中国网球历史上最成功的选手之一。
李娜的技术特点
李娜的打法以攻为主,她拥有出色的正手和反手技术,能够在比赛中不断发起进攻,制造对手失误。同时,她的反应速度和移动能力也非常出色,能够在场上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李娜的训练秘诀
李娜的成功离不开她的刻苦训练。她每天都会进行多次的练习,包括技术练习、体能训练和心理训练。她还注重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李娜的退役
2014年9月21日,李娜宣布退役。她在退役宣言中说道:“我一直在为网球而努力,但现在我想要尝试一些新的事情。我将会继续支持中国网球,希望新一代选手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关问答扩展:
1、网球运动员李娜经历的困难
按李娜在澳网创造历史,打入女单四强后信心爆棚时的说法,自己本赛季的目标不只是要牢牢守护住世界前10的位置,而且状态好的话,还要力争向进军TOP5的亚洲选手最高历史成就发起冲击。
现在看来,愿望固然是美好的,但是事实却是残酷的。
从在迪拜因伤遗憾退出1/4决赛起,李娜又相继在吉隆坡、印第安维尔斯以及今天的迈阿密连续收获了3场失利,而自2004年重返职业网坛起,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在巡回赛赛场收获4连败的糟糕战绩了。2006年,当时从在悉尼16强战不敌克里斯特尔斯起,李娜又在澳网面对小威、芭提雅公开赛面对加拿大的沃兹尼亚克以及迪拜面对汉图楚娃时吞下3场败仗,但对比当时,这一次她的四连败之路相继输给的4个对手:皮尔(排名22位)、马莱克(排名81位)、巴尔塔查(排名65位)、巴辛斯基(排名54位),无论从实力还是竞技状态来看,都与当年有3个排名在前15,并有2个还是小威和小克这类Boss级超一流选手的境况大不相同,更甚的是,当时的李娜排名还在50-60名左右徘徊,但现在却已经是前10级别选手,还身兼大牌种子选手的身份享有首轮轮空的优待,从竞技状态以及精神状态来说都应远胜当年,但如今竟却是收获如此尴尬的成绩,个中原因不得不令人感到费劲。
两周前,当李娜在印第安维尔斯就早早首战出局后,我们就首先对其竞技状态较澳网时期出现如此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可能是在迪拜受伤后,在身体状态并不理想的情况下仍然勉强赶场赴马来西亚打球所致,而且不仅仅是这处背伤,还包括原先就一直困扰李娜的膝伤,都有可能抑制了她的比赛。
此外,作为在澳网大赛上绽放出光彩的明星选手,李娜现在无疑已成为每一个可能与其相遇的低排名选手心中的假想敌,而这样的对手也会不断从其他选手与这位中国金花交手时的经验中为自己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战术,从而帮助自己在比赛中可以同样的方式有效限制李娜的发挥,正是这一点让技术风格并不强硬的马莱克、巴尔塔查以及今天的巴辛斯基笑到了最后。在吉隆坡爆冷打败以赛会2号种子身份出战的李娜后,德国选手马莱克曾为自己生涯首次击败世界前10感到兴奋不已,而她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这样表示,“比赛中我选择了一个不同的策略,试着把球打得更高,同时采用切削去打乱她的节奏。我知道如果自己想要赢球,我不需要硬碰硬在底线与她较量……而这个策略证明是有效的。”
据此,我们不难看出,一向喜欢主导底线攻势的李娜为何会在失误连连的情况下又相继输给了底线对抗能力并不突出的巴尔塔查和巴辛斯基。事实上,一直以来,李娜的战术执行能力就略显单薄,同时缺乏有效的应变调整也成为她在排名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未能真正解决的薄弱环节。或许,面对库兹涅佐娃和小威廉姆斯这样的选手她可以真刀真枪的去与同样自信满满的对手硬碰硬,但在碰到马莱克、巴尔塔查这类选手聪明的选择避重就轻的作战策略时,直来直去性格的李娜却无法做到以变应变,一味强调进攻但失误率居高不下的战术体系让她在面对对手消极性的顽强防守时的确难以占据上风,而这也无疑成为导致其连续在面对低排名选手时总是苦战失利的主要原因。
单从技术来看,李娜不仅拥有成长为一名一流球手所必须具备的身体条件和技术能力,个别环节甚至位居世界顶尖之流,但是如何将这些武器有效的应用于比赛,为自己不论是在面对大牌种子还是低排位选手时都能完全展现出绝对功力,同时提高连续参赛的稳定性,为自己已然加入一流选手行列的世界排名地位保驾护航,也将成为李娜在碰触到目前非进则退的困难课题时能否最终克服之的关键。
从排名来说,由于连续两站大赛只拿到可怜的5分,在继本周一被澳大利亚好手斯托瑟挤掉No.10的排位后,李娜的世界排名也将肯定在本周的索尼爱立信公开赛后继续下滑,目前排名其后的维克梅耶尔、巴托丽、克里斯特尔斯都有机会凭借好成绩实现超越,因此中国一姐最终很有可能将跌落至第15位。
2、如果现在李娜重返网坛,是否能够创造更大的成就?
2019年,澳网女单决赛落幕,才华横溢的日本混血儿娜奥米大阪以2-1击败首个大满贯女网的捷克球星科维托娃,实现美网和澳网背靠背冠军。娜奥米·大阪凭借澳网冠军也成为了新女单世界的第一名。2014年澳网女单冠军李娜成为颁奖嘉宾,亲自将达芙妮杯颁给娜奥米大阪,完成了一个亚洲妹子的传承。李娜退役后创造历史!然后拿下澳网冠军奖杯,交给亚洲姐妹接班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李娜成功入选澳网网球名人堂,中国运动员的福地。在女单决赛开始前,李娜再次夺得达芙妮杯,并将代表澳网女单最高荣誉的奖杯放在领奖台上,等待新主人的到来。李娜穿着黑色高叉连衣裙和一双白色运动鞋,优雅活泼。2014年澳网,李娜终于在第三届女单决赛中夺得冠军奖杯,这也是其第二座大满贯冠军奖杯。同年9月,李娜宣布退役。
在女单决赛中,日本天才少女大阪娜奥米在第二盘丢掉三个赛点后,顶住压力,以7-6(2)、5-7、6-4击败克维托娃,继美网后再次夺得职业生涯第二个大满贯冠军。她也将第一次成为女单世界第一,超越李娜成为第一位来自亚洲的女单选手,这个由娜奥米大阪创造的新历史曾经保持着亚洲女单最高排名-李娜,世界第二,亲眼目睹。
在赛后的颁奖仪式上,李娜,作为颁奖嘉宾,亲自将奖杯交给了娜奥米大阪,这是澳网历史上中国选手第一次参加决赛颁奖仪式。在这座中国球员的福地,退役的李娜依然创造历史,也见证了亚洲网球的不断进步。祝福李娜在以后的日子里越来越好
3、谁可以告诉我网球选手李娜的资料?
李娜
性别:女 项目:网球 (女子单打)
体重:65 Kg 出生日期:1982-02-26
身高:172 Cm 现在教练: 戴斯(外教)
个人爱好:听歌、逛街
最好成绩:2006年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单打八强
李娜在1996年14岁时正式出道,在经历了3年的沉浮后李娜在1999年以3个ITF单打冠军和8个双打冠军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2000年李娜在塔什干入围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WTA正赛,虽然在奥运会上首轮出局,但这一年她依然夺取了8个ITF单打头衔和6个ITF双打锦标。
2001年李娜进入大满贯赛场,并在ITF巡回赛中再添2个单打冠军和1个双打头衔。
2002年李娜为了陪伴男友姜山在釜山亚运会前毅然退役去大学深造,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2004年初,湖北省为了备战全运会力劝李娜复出参赛。之后,孙晋芳上任网管中心主任亲自劝说李娜出山,坊间传说“三顾茅庐”。最终,这个性格女孩重新回到了网球场。李娜复出之后马上在广州夺取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冠军从而取得了职业生涯的一大突破。
2005年,李娜在埃斯托利尔夺得了亚军,在其他三项赛事中跻身四强,并在澳网和美网上成就了个人前两个大满贯正赛。在复出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就从零积分冲到了世界第33位,超越了李芳过去创造的中国球员在WTA中的最高排名纪录。
2006年,李娜为中国女子网球又创造了多项历史,5月她在柏林杀入了个人职业生涯的首个一级赛半决赛;7月她在温网上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杀入大满贯女单八强的中国球员,并成为了第一个入围WTA单打排名前30的中国人。8月她又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杀入WTA单打TOP20的中国球员。虽然在埃斯托利尔与郑洁的历史上首个中国WTA女单决赛中失利未能获取个人第二个冠军,但毫无疑问2006年是李娜载入史册的一个历史性赛季。
2007年,李娜在悉尼杀入四强,在澳网上杀入16强,在上半赛季所参加的13项赛事中,李娜在五项赛事中至少杀入八强行列,世界排名一度晋升到了世界前16。然而李娜6月在伯明翰站中不慎肋部受伤,这也导致其缺席了2007整个下半赛季,令人颇为遗憾。
2008年,李娜复出后立刻在黄金海岸用个人第二个单打冠军印证了自己的实力,她也成为了中国女网历史上第三个总将金额超越100万大关的球员(继郑洁、晏紫后)。2月的安特卫普和多哈,李娜又杀入了背靠背的四强,并帮助中国女队历史性地杀入了联合会杯的世界组四强。然而3月开始右膝盖伤又成为了李娜前进的绊脚石,至今李娜仍在养伤并因此错过了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