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梦的影响意义
美国梦的影响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
激励个人奋斗:美国梦强调通过个人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这一信念激励着无数人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它鼓励人们相信,无论出身如何,只要付出努力,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
促进社会流动:美国梦所体现的社会流动性,使得任何人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实现社会阶层的跨越。这种流动性不仅增强了社会的活力,也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
吸引全球移民:美国梦成为了吸引世界各地人民移民美国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人为了追寻更好的生活机会和实现梦想,选择移民到美国。这不仅为美国带来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推动经济发展:美国梦所激发的个人奋斗精神,推动了美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扩张。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断追求创新和进步,从而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
文化象征:美国梦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代表着个人自由、平等、机会和成功的理想。它不仅在美国国内具有深远影响,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激励着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美国对世界不可磨灭的贡献有哪些?举出十点,我想知道
二战末期,美国对日本投下了原子弹,加速了战争的结束,让和平早日降临。
微软公司和互联网的创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科技和经济的进步。
在反恐行动中,美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在打击极端分子方面。特别是在伊朗战争中,美国发挥了关键作用。
美国致力于维护全球安全与稳定,积极参与国际反恐行动,对打击极端主义、维护地区和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不断创新,微软公司推出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极大地推动了个人电脑的普及和应用。
美国在科技领域的贡献不可忽视,许多重大发明和技术创新都源自美国,如互联网、个人电脑等。
美国在全球反恐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安全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美国在推动全球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在经济上,也在文化交流和科技创新方面。
美国在教育和科研领域也做出了杰出贡献,众多知名学府和科研机构为世界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美国不仅在军事领域拥有强大的实力,还通过外交手段维护了全球和平,参与了多项国际组织和协议。
美国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应对措施也值得称道,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
美国在全球文化领域有着深远影响,电影、音乐、时尚等文化元素通过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
相关问答扩展:
1、美国梦游戏的三大规则
虽然美国就业形势在不断好转,但“你被解雇了! you’re fired ”这句让职场中人噤若寒蝉的话最近在美国大街小巷异常火暴,成了时尚的口头禅。这一切都源于美国全国广播电视台的纪实秀———“学徒”。
美国梦游戏规则之1: 只要你聪明而且勤奋,那就一定会有机会成功
美国当红的纪实秀为数不少,有的让参与者在热带岛屿的烂泥中汗流浃背地忍饥挨饿、为蚊虫提供大餐,有的让一个假冒是百万富翁的英俊男士挑动25个蒙在鼓里的佳丽为争金龟婿而伎俩用尽。同这些节目相比,《学徒》应该算是迄今为止最贴近生活的“纪实秀”了。它的舞台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熟悉的、无处不在的办公室,只是这一个办公室是在纽约这个商场如战场的大都市里。
16个参赛者,8男8女分成两组,到纽约来面对美国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的挑战,大家轮流担任团队领导,每一周分别作一个诸如卖矿泉水,出租房子的项目,输掉的一方中会有一位对团队最没贡献的成员被“炒掉”,最后胜出的一位则可以得到一年的合约,在唐纳德-特朗普旗下的某个公司担任《学徒》。可别对特朗普的这位《学徒》看不上眼,学徒一年的工资为25万美元。成功的参赛者或者不用投资时间与金钱在商学院埋头苦读便可获得就业敲门砖,或者可以平步青云,一举越过公司中的重重晋升阶梯加入公司组织高层,人生可以少奋斗20年。
美国雪城大学电视与流行文化专业的罗伯特-汤姆森教授认为:“这对所有做着美国梦的人们来说是绝好的成功机会。”
职场“灰姑娘”的故事抓人之处是在宣扬人人平等而且机会众多的美国,真的是有很多美国人相信只要你聪明而且勤奋,那么就一定会有机会成功。
“给你一个机会展示自己,获取成功”是《学徒》节目吸引了众多美国眼球的主要原因。有20多万人报名应征节目中这16个职位,而且在其第二集播出时就创下了全美纪实秀收视率最高纪录:2000万观众。
《学徒》节目的创始人和主持人特朗普现在成了他自己节目“口头禅”的受害者。特朗普说,每天都有《学徒》迷们向他大喊“你被炒掉了!”超过100声,就连他和女朋友在餐馆吃饭时也会有人隔着桌子冲他大喊“你被炒掉了!”
美国梦游戏规则之2: 必备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心理素质强过外部压力
为了最后在角逐中胜出,参赛者们既要在比赛中与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密切合作,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个近似不可能的销售目标,又不免在项目失败时勾心斗角,学会如何保全自己而让别人被开出局。虽然一个个专门为电视节目设计的项目与现实生活中的营销有所差别,但它们实在是像极了美国商学院中的案例学习,充满商界的真知灼见。
在2004年三月份第一周的节目中,两组的参赛者被要求去卖自己选中的两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第一组选中一个卖价较高,可是风格怪异,连组员自己都无法理解的艺术家,大家经讨论决定承担风险,因为只要卖出一幅作品就会在销售额上有相当大的赢面。第二组则选中了一个风格比较大众化,但作品单价较低的画家。竞争的结果是两组的销售额之差创下了节目开始以来的最高纪录,第二组的利润额高出了第一组一万多美元。掌握生杀大权的特朗普最后总结说:“如果你想卖掉自己的商品,那么就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商品。你无法卖掉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
这一集被炒掉的是一个叫奥玛罗莎-斯塔尔沃斯的女孩儿,尽管是她卖出了组里惟一一幅价值八百多元的.作品,并且是她曾经建议不要选那位风格怪异的艺术家。因为其他队员认为她态度不够积极,在所有人都在为实现目标争分夺秒工作时,斯塔尔沃斯却坚持要在一个餐馆吃上两个小时的午餐。而且在推销“特朗普”牌瓶装水时,她在一家只买下了两箱水的美容店做了免费美容。在大家都在忙着粉刷特朗普名下的公寓,想租出一个好价钱时,斯塔尔沃斯却跑到门外去和小孩子们打球。整个团队对她的不满由来已久,她能坚持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特朗普对她的评价为:“她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
从上面的描述中大家不难看出,《学徒》的每一个项目中都包括了团队合作,个人贡献,领导才能,销售技巧,压力对抗等等办公室必备的基本因素,而且比写在商学院书本上的案例要生动精彩得多,也真实得多。罗伯特-汤姆森教授认为:“如果美国的商业可以代表普遍意义的商业的话,那么‘学徒’就是它的第一部影像日记。”
“当我和苏茜以及她的两个孩子第一次在床上观看‘学徒’节目时,我就知道这将是一个很好的节目。最后她们开始一起大声喊‘你被炒掉了!你被炒掉了!’如此激动让我很吃惊。”一个退休ceo杰克·伟尔奇对这个节目评价道。
美国梦游戏规则之3: 无数个机会,无数财富,但要心狠手辣
《学徒》的背景舞台是国际商业的黄金宝地———纽约。这个钢筋水泥构筑的混凝土丛林中有无数的公司,无数个机会,无数的人才,无数的财富,没有一个生意人能够拒绝纽约。“我喜欢‘学徒’里所表现的这个城市,它的美丽,它的恶毒,它如何把这些孩子活活地吞噬掉。我真的是喜欢这一切。”这是特朗普对《新闻周刊》说。
唐纳德-特朗普是《学徒》节目最大的赢家,他现年57岁,是一个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又偏爱夸张的房地产发展商,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与聚光灯。十年前,特朗普曾经沦落到濒临破产的地步,但如今他又凭借《学徒》节目的无限风光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顺便在美国经济复苏之始为自己的产品做足了广告,赚够了名声。现在他挂在纽约大大小小建筑上的名字比洛克菲勒的都要多。《学徒》每播出一集,特朗普就会有十万美元进账,现在他已经签字同意了《学徒》的第二轮播出,而且每集的转播费比第一轮还要高。同时他还在抓紧时间推销他在电视中的项目产品,“特朗普”牌瓶装水,并且正在着手写一本教人“如何发财致富”的新书。其公司名下的纳斯达克股票早已趁着这股宣传风创下了历史新高。
特朗普对每一个项目的胜利者都要做出奖励,或者让胜者一方到他豪华的别墅中去野餐,或者让胜者的领队挑选两个人乘坐他的私人直升机在纽约上空翱翔,俯视自由女神象,或者让胜者的领队走进他以金子镶门的办公室与他单独相处十分钟。没有人能够拒绝这样的邀请。
纽约人凯茜-格尼每次都和她9岁的儿子哈里斯一起观看《学徒》,现在哈里斯的梦想就是要当一个和特朗普一样的房地产巨头。凯茜不得不告诉哈里斯他没必要向特朗普一样铁腕无情,争强好胜,并且禁止他向自己的保姆喊叫“你被炒掉了!”然而,凯茜无法阻挡的是美国梦,这个梦想不仅包括对机会平等的信仰,也包括对不是那么美好的心狠手辣、诡计多端的生存守则的遵循。它们已经在美国的下一代身上延续。
唐纳德-特朗普自信地告诉大家,他不会只是向其他纪实秀的出演者一样仅在节目中昙花一现,节目结束后就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他会一直与大家在一起。是啊,有谁会对唐纳德-特朗普喊“你被炒掉了!”呢?
2、美国十大特色文化?
美国十大特色文化包括:
1. 美国的民主政治文化:美国以其民主政治而著名,其核心理念是自由、平等和公正。这种政治文化体现了美国民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和影响力。
2. 多元文化和民族融合: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各种族、宗教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丰富的文化交融。
3. 美国电影文化:美国电影业是全球最大的,产生了众多经典影片,塑造了独特的电影文化。
4. 音乐和娱乐产业:美国的音乐和娱乐产业具有广泛的全球影响力,包括爵士乐、摇滚乐、流行音乐等。
5. 科技创新文化:美国一直以来都是科技创新的领导者,从硅谷到各大高校的研究实验室,都体现了美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6. 消费主义文化:美国的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了全球,塑造了现代商业和广告业。
7. 美食文化:美国的美食文化融合了各种国际风味,同时也创造了许多独特的美国美食。
8. 体育文化:美国的体育文化非常发达,包括篮球、橄榄球、棒球等,这些运动在全球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9. 慈善文化:美国的慈善文化深厚,许多企业和个人都会通过慈善行为回馈社会。
10. 创业文化:美国的创业文化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通过创新和努力实现个人价值。
这些特色文化共同构成了美国的多元文化体系,使美国成为了一个具有活力和创新力的国家。同时,这些文化也影响了全球,成为了世界各地人们向往和学习的对象。
3、一个“美国梦”的示范样本——读彼得•彼得森自传
彼得森的人生无疑是“美国梦”的典范。作为希腊裔移民后代、一个除了自身品质外一无所有的年轻人,他在工作中表现出了惊人的适应力,先是从广告业跳到陌生的电影设备制造业,后来又转而投身政界,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商务部长,再后来进入商界,并在华尔街绽放,打造了一个商业奇迹。让我们跟随他的回忆,看看他是如何一步步达成这些成就的。
1943年,年轻的彼得森从家乡小镇出发,到麻省理工学院求学。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自己不是做工程师的料:
“我只知道我需要找一片领域,在那儿我可以把自己的数学才能应用到人际关系或商业情境中,而不是浪费在物体构造和机械装置上。”
而相应的,他那出众的’察言观色’的能力也早有体现。比如对于如何听课才能取得“好成绩”,他有着自己的诀窍: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人们在谈论他们喜欢的话题时,动作会格外丰富,声音也会充满激情。换句话说,我不仅听教授授课内容的表面意思,还听其中的弦外之音,并用课堂笔记本记下教授们的弦外之音。考试快来临的时候,我会看着自己的这些笔记,想着教授当时强调的语段,然后仔细阅读这些段落,直到记住为止。不管试卷上的问题如何,我都会想办法把能激起教授热情的那些要点写出来。其实,我无非就是在奉承他们。我知道这有点儿不厚道,但这些行为每次都能为我带来A或是A+。在这些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不仅帮我荣登优秀生光荣榜,还让我学会倾听和观察别人,这些后来对我早期的职业生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毕业后,彼得森短暂的做了一段零售推销员,之后便投身于广告业。同时,他在工作之余完成了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MBA夜校课程,并在拿到MBA学位的一年后,当上了该校营销学的副教授。彼得森认为:“我觉得商学院之所以找我任教,除了我的论文和好成绩之外,还因为我的工作得到了一些人的注意。我并不满足于懂得某样知识,我喜欢把知道的东西写下来,甚至是教给别人。虽然只有二十多岁,可我已经累积了很多人脉,大多是我做调查时合作过的人,这让我的世界不只局限于一间小小的芝加哥市场调查公司。”
在此期间,他参与了在说服艾森豪威尔参加总统竞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认识了摄影器材制造公司贝灵巧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查克(彼得森在人生各个阶段内参与了多个经济政治组织,这些“业余”活动也给了他职业生涯很大的帮助),他们间还有一个共同点: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查克也是自那里毕业的,而且还是商学院的董事,他对彼得森在学院里的营销课教学有所耳闻。
在对就职的广告公司总裁的种种做法心生不满后,彼得森决定离开了广告业,而查克也发来了邀请,于是,彼得森加入了身处制造业的贝灵巧公司。
彼时,传统摄影器材制造行业正逐渐受到日本企业和新兴电子产品的双重打击。彼得森领导下的贝灵巧虽能竭力维持每年的利润增长局面,使股票价格处在高位,但从长远来看,核心的摄影器械生意的衰退和来自国外的残酷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这意味着节省开支的措施或效率增益并不能维持公司的发展,必须开发其他相互补足的领域,进行多样化经营。
虽然有诸多努力,但实际上贝灵巧公司的衰落趋势仍在延续,而彼得森在行业和公司彻底没落之前,选择了前往华盛顿出任公职。对于在贝灵巧工作期间的评价,彼得森也比较中肯,他总结道:“只看数字,人们可能会认为我那8年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在我的任期内,公司销售量翻了一番,收入翻了两番,但实际上情况却复杂得多。在努力推进成本控制方面我给自己打A;在行业快速衰退的大环境下,我通过引进新产品来保持市场份额和利润,这方面我也给自己打A;但在把握公司未来方面我只能给自己打C。我没能引导贝灵巧进入一个未来的电子世界:摄像机、录像机等。”
在贝灵巧任职期间,彼得森积累了国际经济贸易的第一手经验,因为“仅仅是研究来自日本摄影器材制造商的竞争,就让我清楚地了解了国际贸易、汇率和生产规范的一些知识。”
同一时期,彼得森被选入华盛顿最古老、最受人尊敬的布鲁金斯学院理事会(这是他的又一项“业余”活动),从国内外安全政策到社会经济政策,在该理事会都能接触到。
这一系列的经历,可能是为何尼克松政府会发出邀请的原因。
入职华盛顿后,彼得森先后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商务部长,并曾作为经济谈判代表前往苏联,但政治上的原因使得他在尼克松第二个任期开始时便被“清洗”出内阁。
彼得森总结:“在尼克松政府任职,我得到了一些独特的经历,也建立了一些美好长久的国际友谊。它们为我后来在生意上和大型非营利组织的机遇铺垫了基石。虽然华盛顿的日子风起云涌,但如果没有在那儿待过30个月,后来的生意和非营利组织活动也都是无法成功的。”
这里要特殊提到的,也是对后来黑石的成功起到很大作用的,是彼得森和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间形成的良好关系。
从华盛顿归来,彼得森把目光投向了华尔街,之所以选择华尔街,彼得森说:“那时候,我清楚地认识到真正赚大钱的是那些投资者和企业主,而不是诸如律师、咨询师和金融顾问等靠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和体力按小时或项目收取工资的人。同样,我知道我不想把我的商业精力投入到仅仅一两个工业领域。而且很明显,有些单位需要我这样有广泛社会关系的人。”
“虽然我没有金融领域的工作经验,但是华尔街流行的一句老话就是:只要掌握二年级的数学,就能在华尔街工作。我认为我有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再说华尔街有很多人操作诸如红利换取可兑换的信用债券等交易细节,我不需要再学习这些。我有公司运作经验,还有许多公司的人脉关系,还有就是在华盛顿任职期间所积累的国际经验。”
以彼得森的经历,取得一个或多个顾问的职位是轻而易举的,但彼得森认为:“虽然我在金融、公司兼并与资产收购方面还算得上是个高参。不过,你的建议别人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对我来说,要想真正赢得财富和真正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必须拥有、构建和发展企业。你每日的决策能够积累成企业的精神,渐成气势。你可以亲眼目睹自己的一个想法化为有形之物,成为现实的存在。资本收益的税率与劳动收入的税率间差距很大,因而投资企业的风险还得到了减免纳税的奖励。”
此时的雷曼恰逢危机,其内部派系间的争斗使得他们需要一名“外来者”进行协调,彼得森便成为他们的选择,获得了CEO的职位。到任后,他利用自己的优势,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扩大企业的兼并与收购业务似乎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举措,我开始向这个方向加大推进力度。要将客户从其传统的证券包销银行那里挖出来是很困难的,但我与许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有着良好的个人关系,我认为这种关系有助于雷曼兄弟公司在企业并购业务领域的发展,雷曼兄弟公司在这项业务中的角色是咨询和提供资金。与此同时,公司的经营将转向擅长的领域,放弃表现不佳或需要巨额资本的业务。 我不想涉足我们不具备优势的领域 。”
彼得森的确成功的挽救了危机中的雷曼,而在总结自己在雷曼获得成功的原因时,彼得森说:“我曾认真研究过亨利·基辛格和前世界银行总裁詹姆斯·沃尔芬森这样真正神通广大的人物。到目前为止,他们手里握有大量重要客户的咨询业务,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们取得成功的部分原因固然是他们所提供的咨询和建议极有价值,但我认为他们取得成功还另有原因,那就是他们曾居于显赫的公务员职位并在这些位置上获得了全球性的名声,潜在客户会为能与亨利和吉姆这样地位和素质的人联系在一起而感到十分开心。我确实认为我在政府任职时的地位、我的公共服务经历和我在非营利性机构的工作取得过一定的成功,但我还不足以被称为一个神通广大之人。我不会假装有亨利或吉姆那样摇滚明星般的地位。
谈到高层人士,在这里我要补充我在麦肯公司开发新业务时得到的一点教训:潜在客户主要关心自己的事业和自己的业务问题。我在计划开展一项新的业务,对一家企业登门拜访之前,一般都会 事先预习大量功课,并针对该企业的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事先拟定好各项分析报告和建议书 。
某些能够呼风唤雨的成功人士打打高尔夫球、唱唱歌、跳跳舞就能达成交易,他们以自己特有的魅力、独到的方式开展新的业务。我的结论是,这种方式不是我的 比较优势 。”
雷曼公司逐渐进入佳境,但几年后,他却被后来上位的联合CEO格吕克斯曼成功“逼宫”,被迫离开雷曼。
离开雷曼后不久,彼得森和雷曼时期的手下史蒂夫.施瓦茨曼共同创立了黑石。
对于黑石的发展方向,比如是否让黑石成为全方位服务的企业,进入证券承销、股票研究和证券交易领域。彼得森说道:“亚当·斯密认为,商业的成功在于把重点放在你比别人做得好的事情上。或者正如他所说的:发挥你的‘ 比较优势 ’。长久以来,这条建议使我受益匪浅。华尔街不乏优质且能力出众的综合性服务公司。若尝试这些业务,我们将面临来自资本充足、服务专业的公司的激烈竞争。更为重要的是,史蒂夫和我在这些领域都不是专家,我们的资本也不充足。在这方面,我们有的只是‘比较劣势’。我们决定听从亚当·斯密重要的至理名言。”
经过了接近两年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艰苦开创期后,黑石集团逐渐走上发展轨道,他们依赖的“比较优势”就是他们自己独特的人脉。
而黑石集团早期最大的咨询客户,便是索尼公司。施瓦茨曼认识该公司在美国总部的高级主管米奇·舒尔霍夫,而彼得森在华盛顿从政期间和索尼的创始人兼CEO盛田昭夫之间有着长期而密切的私人友谊。以协助索尼收购哥伦比亚公司为代表,黑石成立早期的交易使得它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逐渐壮大”。到1989年,它已成为日美并购业界的一位领跑者。
对于大趋势在黑石早期成功中的贡献,彼得森也十分坦诚的说道:“20世纪90年代的投资条件是那么有利于私募股权资金,以至于在精明的计算之后,如果没有成功的话就显得太无能了。90年代,经济持续强劲增长。低利率使得公司有充裕的资金实现拨款偿付债款。而且当时私募股权基金的竞争远不像今天这么激烈。最后,同时也非常重要的一点是,20世纪90年代市盈率大幅上升。90年代初,标准普尔500强公司平均收益率是其净收益的15.1倍。到1999年,这个倍数翻了一番,达到了33.8,这就意味着,在没有任何业务增长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出售同一家公司,但价格差不多是1990年的两倍。”
在此后,黑石通过拓展业务、进军地产界等手段发展壮大,并最终于2007年成功上市,使彼得森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亿万富翁。
截止到这里,彼得森职业生涯的几个阶段便交代完毕了。
结合网友们的书评,用稍显刻薄的话来做总结一下彼得森的职业生涯:
彼得森个人无疑是成功的,他的职业生涯在各个岗位间跳转,大部分时候可以说是胜任的,但很多时候难说是出色的。从最粗略的印象来看,他更擅长在顺势时候作个安乐王爷,而逆势时便用他那十分辉煌的简历和人脉找到下家。在走下坡路的贝灵巧公司里,他指明是船的问题,在雷曼时的乘势发展,他又将功劳归于自己。假设采访一下他的合伙人们真实的心声,包括尼克松以及彼得森在各个公司内的继任者们,可能或多或少会看到不同的评价。领导们都说在我任内取得某某进展,做出了某某成绩,但是因为决策者的表现在本质上就很难评估和量化,很多时候是领着大家走还是被大家推着走都很难讲。比如彼得森在雷曼取得的业绩,就有可疑的地方:如果他真的成绩卓著,为何不被认可,以至于董事会最终会支持手下的逼宫?
人各有其能,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位置,彼得森也是到职涯的末期才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撮合交易。他擅长交际,虽然政治生涯不尽成功,但是积累的人脉使黑石的早期大放光彩。早期黑石的成功十分依赖于它作为日本和美国之间的中间商作用,这跟他在政府时候鄙视的哈默没有区别,同样的企业/标的给日本人就要更高的价格还可以耍无赖(那个年代日本人才是人傻钱多的代表)。
另一方面,亿万富翁的生活,也有我们常人无法体会的苦处。
根据彼得森的描述,在雷曼时期,每天他基本是这样度过的(亿万富翁们好像都这样子?):
“早上,几个同事和我一路坐专车去公司,他们在车里向我汇报工作或敲定计划。到办公室后,我和潜在项目的客户代表共进早餐。中午,自然还有商务聚餐。下午晚些时候,我可能需将某位外国领导介绍给外交关系协会的成员们。每天,我要接听25~30个电话。当然,还得打出同样这么多的电话。看牙医的时候我都还惦记着抽空写写演讲稿,有时还得在数百封写给两党联合预算上诉委员会执行主席们的信件上签字。我一天时间内参加的会议没有10个也有5个,还不包括各类聚餐会议。每天还有好几名助手围着我高速工作。到了周末,我还要为杂志写文章、给出版社写书。”
这种生活,用天昏地暗来形容恐怕还不够吧!
在家庭方面,由于过分沉浸在工作中,他先后与两任妻子分手(彼得森现在与第三任妻子生活)。按彼得森自己的描述,第二任妻子更是给他带了好久的“绿帽子”后才提出的分手,不过老外们对这方面看的可能比较开,分手后大家照样是好朋友。
再牛逼的人生,也总是有那么不光鲜的一面。而大多时候,人们只会将羽毛最艳丽的一面展示给你看。
书中的最终部分,老彼得给我们总结了他学到的人生七堂课。
(这部分挺好的,推荐找原文读一下,其实这里是和本书英文原名呼应的:《The Education of an American Dreamer》,中文译名非要蹭“黑石”这个热词,根本看不出根据什么翻译出来的)
1.发挥你的比较优势
不要被工作牵着鼻子走,不要因为它仅仅是薪高、福利好、地理位置好,或给你大办公室坐。要集中关注你的优势是否能在工作中得到体现。
2.思想上不能懒惰
常常思考一下你的公司、你所处的行业、还有整个经济环境的具体状况是怎样的吧!
比如在广告业,不是被叫做天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还要思考广告是什么,广告可以是什么,广告应该是什么。
3.最重要的是投入,并试着采取实际行动
这就意味着尝试改进或改善我认为值得努力的境况,还有尝试改变我认为需要被改变的事情。光放嘴炮是没有意义的。
4.结合个人需要谨慎选择你的奋斗领域
忠于自己的兴趣,投入热情,让意外之喜来追随你。
5.忠于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道德标准
该说“不”的时候要说不。
6.在事业和个人生活中寻找一个令你健康快乐的平衡点
7.选择长远利益
还是那句老话,看问题要长远!
自传类的书不知道别的怎么样,这一本更像是流水账,读起来让人提不起太多精神。从网上对自传书的评价来看,作者们难免要为自己说些好话,顺带挤兑一下和自己有过瓜葛的人,所以对事情的描写就很难做到很大程度上的客观。
不过,彼得森在评价自己人生时还是比较实在,这体现在他坦率的承认自己生涯成功中有许多运气的成分。是啊,这么一个聪明、肯下功夫、有交际手腕、懂得顺势而为的人,怎能不被运气青睐呢?
更多最新体育信息请关注:新星体育网
更多体育网站请关注:新星体育网
smart体育网原创文章,作者:smart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martgj.cn/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