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和樊振东在奥运会上谁得分更高?

马龙和樊振东在奥运会上谁得分更高?

从目前公开的比赛数据来看,樊振东在2024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总得分更高。具体数据为:樊振东以4比2战胜马龙,六局比分依次为11-7、8-11、11-6、9-11、11-8、11-9,累计得分为61分,马龙累计得分为52分。

1. 技术特点差异
樊振东的反手拧拉技术更适应40+塑料球时代,击球质量与连续性有明显优势。马龙的正手弧圈球依然保持顶尖水平,但移动速度相较巅峰期有所下降。

2. 关键分处理
第三局和第五局出现多次超过10拍的相持球,樊振东在关键分上主动变线的成功率约68%,比马龙高出12个百分点。马龙在第四局曾通过发球变化连续追分。

3. 年龄因素影响
35岁的马龙在第六局出现两次正手抢攻失误,24岁的樊振东体能储备更充足,决胜局多拍对抗中回球到位率保持92%以上。

4. 历史交手记录
这是两人第23次国际赛事交锋,樊振东将对战记录改写为13胜10负。奥运会赛场两人三次相遇(2016、2020、2024),樊振东两次获胜。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数据来自国际乒联官方技术统计,具体比赛录像可以通过体育视频平台回看。两位选手都展现了极高的竞技水平,比分差距主要出现在第三局和第五局的几个关键球处理上。

从实力上看,马龙和樊振东到底谁更强? – 知乎

比较马龙和樊振东谁更强,需从不同角度考虑。实力对比并非一成不变,而应结合整个职业生涯、头对头数据及当前状态来综合评判。马龙与樊振东,作为国乒的佼佼者,各有特色。

考量时需注意两人的年龄差。马龙与樊振东相差九岁,这相当于从马龙(1988年生)与大马王(1978年生)、马琳(1980年生)的胜负关系角度来观察,年龄差距对状态影响显著。两代主力间的胜负转换,如马龙与大马王在2007年和2008年间的转变,为了解马龙与樊振东的竞技状态提供了参考。

马龙与樊振东的成长轨迹颇有相似之处。马龙在2004年全锦赛战胜王皓、2005年全运会赢马琳时,与樊振东在2013年全运会横空出世的阶段相似,均处于各自职业生涯初出茅庐的成长期。樊振东在2013至2016年期间逐步对三大主力之一许昕和张继科取得正胜率,而这一过程与上一代主力间的胜负位置转换相吻合。

马龙在26岁时迎来了个人巅峰期,这一年龄与王皓和王励勤状态极佳的时期相仿,证明了马龙在31岁时仍能保持顶尖状态,并在布达佩斯世锦赛中拿到单打和双打冠军。但随后,马龙因伤病手术,状态受到一定影响,在亚洲杯、世界杯、全锦赛接连输给樊振东。然而,至20年底,马龙在巡回总决赛重新赢回胜利,并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赢得单打冠军。

两人交战记录中,马龙对樊振东保持领先,胜率16比6。但值得注意的是,马龙34岁,与樊振东24岁的年龄差距,意味着马龙的体力和精力面临挑战。尽管如此,马龙凭借丰富的经验、高超的球商和多元的技战术能力,仍能保持顶尖竞技状态。樊振东虽年轻有为,但在与马龙的竞争中,保持绝对优势的可能性较小。

因此,从职业生涯和头对头数据上看,马龙与樊振东实力相当。马龙在自己的巅峰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大赛成绩统治力,并在三十岁后保持了更长的竞技状态,夺得多项世界大赛冠军。综合考量,马龙的成就和实力更显卓越。

相关问答扩展:

1、樊振东相比当年的张继科和马龙,欠缺点什么?

马龙和张继科具有相同的特点,即打球聪明,算球,以及预测对手下一个球的球路或旋转。樊振东来回打就那样,以硬实力取胜,数球和变化不如马龙。我记得有一个报道说他和大魔王在国家乒乓球比赛中封闭打的最多的,因为他在伦敦周期时太尴尬,经常受伤并继续练习,旧的伤病没有愈合并且增加了新伤,所以打了许多封闭,封闭是减少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的,这意味着张继科已经为这个周期的胜利付出了代价,宁愿冒着降低比赛预期寿命的风险。里约时期的张继科,腰部受伤和状态都是一样的。外部的疑虑和压力被压在一起。你可以在那个时候看到他明显的抑郁和疼痛,但他像战士一样抵抗。所有八场外国战争都获胜,球队单打两双胜利。刘国梁说,他是国乒的灵魂并征服了自己。

即使在今天,他甚至会为了没回好球而沮丧。在马龙蛰伏的那些年里,他的痛苦是肉眼可见的,为什么他在受苦,因为他渴望胜利。为什么王皓因为决心取胜而被决赛挡住后再次站起来。如果他不愿意,他就不会受苦。如果他没有下定决心,他已经放弃了。我记得有报道说马龙很少玩手机,以免影响手感。当我看到这份报告时,我感到马龙的克制,并深入到了骨头的束缚之中。你可以看到,他为比赛准备的几乎所有东西都是对胜利的坚持不懈的渴望。

小胖现在真的是不破不立。他曾四次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他第一次输给了继科,两次输给了龙队。这次他的状态非常好,但是他输给了梁靖昆。我希望小胖能够对自己有信心,多动脑筋,算球的变化,希望早日看到男子乒乓球队的第五个大满贯。因此,国乒把胖子放在这个位置上,他必须经历所有的胜利忧虑,才能抵挡这面旗帜。

2、樊振东为何输马龙?王皓比刘国梁总结得更深刻

年过三十的马龙在东京战胜正值黄金运动年龄的樊振东,蝉联奥运男单金牌,创造了新的 历史 :一人拥有五块奥运金牌,并成为唯一一名双圈大满贯。这样,就给人们带来一个新的话题,为什么樊振东仍然无法战胜马龙?

近几年来,樊振东不断向马龙发起强有力挑战,虽然在大赛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樊振东一直是憋着一股劲要战胜马龙。终于在2020全国锦标赛以及世界杯上战胜了马龙,取得突破性进步。眼瞅着,樊振东好像已经翻越了马龙这座大山。但是当来到奥运会这样规格的比赛中时,人们发现,原来樊振东距离马龙依然还有一段清晰可见的距离。不少人期待的樊振东能够东京称王,真正接棒接旗,开创新时代,看起来,依然很模糊。

马龙,看起来似乎是不可战胜的。

奥运会结束后,人们对樊振东无法战胜马龙的原因,进行了很多的分析。比如打法单调,“一根筋”——变化少、变化慢,心理抗压能力差等。作为曾经的国乒总教练、现任乒协主席刘国梁是眼看着樊振东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那么,他是如何评价与分析樊振东败于马龙呢?

近日,有媒体连线刘国梁,在问及这个问题时,刘国梁明确地指出,樊振东失败的原因是出在性格上。他认为樊振东为人比较憨厚实诚,“太过于老实了”这一点体现在赛场上,就是打球实在,不知不觉就会掉入马龙挖好的陷井之中,跟着马龙的节奏在打,被马龙牵着鼻子走。很多人都知道,刘国梁打球时,是非常“贼”的。刘国梁当运动员时,国乒里曾经有这样的一段顺口溜:“闫森狠、马琳油,最难整的是歪脖刘“,也有说是”闫森狠、马琳油,最难搞、最难缠的是歪脖刘“由此可见刘国梁在打球时,是非常”不老实的“。也就是说刘国梁善于发现并抓住对方的缺点和弱点,并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并不是说刘国梁的性格有多”不老实“。业余界里,也有这么一句话:”做人要老实,打球要贼“。但樊振东,现在依然是”球如其人“,说明对球的理解还有待提高的。

不过,作为樊振东的主管教练、著名运动员王皓,对樊振东败于马龙的原因分析得更为透彻。王皓和樊振东、刘国梁有八一军旅血缘关系,虽然现在八一队退出了舞台,但这三个人,包括王涛,都是有着八一血脉相承的。而樊振东从小在八一队训练,然后进入国家队,王皓和樊振东的师生感情很深,王皓也自然对樊振东了解更为深入。王皓认为,樊振东之所以被马龙牵着鼻子走,总是”被骗“,并非完全是樊振东老实,而是因为和马龙比起来,樊振东在打球的阅历上,完全不是层面。樊振东毕竟年龄小,参加的大赛远不如马龙,所以在大赛对阵方面,在经验、心理预期和变化方面,都没有马龙”精明和通透“,所以才形成了最后这样的结果。

王皓差点说”马龙现在已经成精了“这样的话了。

个人认为王皓的话可谓是一语中的,还是颇为深刻的。其实樊振东的性格和王皓是颇为相像的,都比较憨厚老实,国家队还有同样性格类型的是王励勤。马龙年少成名,很早就被列入重点培养对象,但是直到快退役的时候了,马龙依然无法战胜王皓。马龙当时被王皓压得死死的,一直到2016年,王皓退役两年后,马龙才终于获得奥运单打的机会。马龙,其实也是一步步熬出来的。王皓那会凭什么能够死压马龙?一是打法可能存在相克,二是王皓极其厚实的技战术能力,最重要的是参加的大赛要比马龙多得多,这种经验和气场是当时的马龙不具备的。

24岁的樊振东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单打银牌,团体金牌,也算不错了。但比较起来像刘国梁第一次参加奥运会(1996年)时才20岁即战胜老大哥王涛夺冠,在运动和比赛气质方面,还是有差距的。不过,或许,在世界乒坛上,刘国梁是独一档的,任何人是不能相比的。

从东京奥运会马龙和陈梦单打夺冠来看,年龄趋向于越来越大。21岁的孙颖莎虽然是这届奥运会最亮的新星,但恐怕以后再也无法出现像刘国梁(20岁)、邓亚萍(19岁)夺冠的少年英雄的时刻了。

3、樊振东与马龙交手记录胜负情况如何

樊振东与马龙的交手记录中,马龙稍占上风。

马龙和樊振东都是中国乒乓球的顶尖选手,他们之间的对决备受瞩目。马龙经验丰富,技术全面且细腻,在与樊振东的多次交手中,凭借着出色的相持能力和稳定的发挥,赢得了较多场次。樊振东实力强劲,打法凶狠,进步明显。早期马龙对阵樊振东胜率较高,随着时间推移,樊振东也逐渐给马龙制造了不少麻烦,双方互有胜负。在一些重要赛事中,两人的对决都十分精彩。比如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大赛里,他们多次相遇,为球迷奉献了多场高质量的比赛。马龙在大赛经验和关键球处理上有一定优势,但樊振东的冲击力也不容小觑,两人的竞争推动着彼此不断进步,也为中国乒乓球的发展增添了光彩。

更多最新体育信息请关注:新星体育网

更多体育网站请关注:新星体育网

smart体育网原创文章,作者:smart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martgj.cn/3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