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是如何把中国女排的成绩逐渐提高的?
在很多年以前,郎平用自己出色的发挥带动了队友。而现在郎平作为女排的教练,也是不断的教朱婷如何发挥自己在队伍中的中心作用和带头作用,除此之外,不断提高女排整个团队的协作能力与互帮互助的能力,可以说郎平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也正是因为郎平教练的辛苦付出,女排才有了如今的起色和成就。我们的女排就是这么厉害。
01、不断的鼓励队员,让她们保持稳定的心态
郎平是一个非常善于鼓励队员的人。她经常告诉自己的队员,在上赛场上要保持自信。因为赛场的形式瞬息万变,如果你不能很好的把握住这个机会,很可能就会错过。有句话说犹豫就会败北,其实很多体育运动也是这样的道理。所以郎平交给女排队员的这些东西,在其他运动中也非常实用。要保持心态,保持自信,相信自己可以赢。
02、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学会配合自己人
女排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看重团队的运动,如果想要以一己之力突破对面的防守,那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团队合作就成为了重中之重。而且很多时候你都要放弃自己表现的机会和可以突出个人能力的一些场面,要以团队利益为重。郎平不仅告诉他们这些,而且会经常带她们做一些默契的培训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
03、高度紧张的赛前集训,过硬的专业实力
其实我们的女排专业实力一直是非常高的,其实有一段时间发挥不稳定,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是水平一直是有的。郎平再次成为女排教练之后,对各个选手进行了非常专业的指导,而且每次比赛之前都会进行高度紧张的集训。郎平会告诉队员很多排球的技巧,甚至包括比赛场上应当做出何种判断,这都是女排成功的原因。
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香港站中国VS德国
北京时间8月21日,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香港站进入到第二个比赛日,中国女排迎战德国,最终中国队3-0干净利落地战胜对手,取得香港站两连胜。三局比分分别是:25-14、25-19和28-26,此役中国队得分最多的选手依旧是王一梅,她一人砍下18分,另外马蕴雯也有17分入账。
本场比赛,中国女排的首发阵容为主攻1号王一梅、14号陈丽怡,副攻12号薛明、15号马蕴雯,接应10号李娟,二传8号魏秋月和7号自由人张娴。德国队派出了主力接应14号科祖希为主首发阵容。
在今年俄罗斯总统杯女排赛中国队曾3-1逆转战胜德国队。在20日进行的香港站首场比赛,中国队3-1艰难战胜泰国队,而德国队则是以0-3完败于美国队。
首局比赛,中国队进入状态较快,王一梅的小斜线及重扣接连得分,中国队以4-0领先,德国队被迫暂停,随后魏秋月的发球直接得分、三号位的前快球打成中国队6-0领先,德国队2号位进攻得到第1分,随后陈丽怡扣球得分,中国队以8-2领先进入第一次技术暂停。德国队凭借15号主攻手的重扣和14号科祖希的得分,追至9-4。马蕴雯的背后球和拦网将比分拉开至12-6。德国发球失误和扣球出界15-7,14号接应科祖希,王一梅的扣球得分中国队以16-8进入第二次技术暂停。陈丽怡的直线球及李娟的扣球中国队以18-9继续拉大比分,德国队不得不再次暂停,随后德国队18号副攻手进攻及主攻手进攻得分将比分追至11-19,随后中国队快球得分、德国进攻失误及拦网23-11,四号位强攻得到1分,随着马蕴雯的进攻使中国队率先拿到局点,德国队,随着王一梅在四号位大力进攻中国队以25-14结束第一局。
第二局比赛,德国队率先发球,薛明前快得到第1分,随后拦网中国队开局3-0领先,德国队凭借拦网拿到第1分,马蕴雯进攻失误,德国队将比分追到3-4,随后李娟2号位定点进攻,中国队5-3领先,德国队快球进攻将比分追至4-5,随后马蕴雯背后球得分,中国队8-5进入第一次技术暂停。随后王一梅重扣迫使德国队叫了暂停,薛明快球和王一梅重扣得分中国队12-7领先,德国队四号位强攻和拦网直接得分将比分追至10-13,随后王一梅后排进攻连得2分,德国队半快球得分,随后马蕴雯快球得分,中国队以16-13进入第二次技术暂停。随着王一梅打手出界及李娟战术球打成中国队以18-15领先,随后卞雨倩换下薛明发球,陈丽怡直线得分,中国队领先20-16领先,德国队再次暂停;陈丽怡扣球得分及德国副攻失误使得中国队22-17领先,科祖希的二号进攻得分但随后发球出界,使得中国队拿到第二局局点,王一梅调整攻被拦德国队24-19,魏秋月二次球得分,中国25-19拿下第二局。
第三局比赛,中国队还是以首发阵容出战,中国队拦网出界德国队先拿1分,王一梅的重扣使得中国队拿下第1分,王一梅发球失误、德国队快球得分德国队以3-1领先,薛明前快将比分追至2-3,马蕴雯轻推后场及背快连得两分,将比分追至5-5, 马蕴雯再次连得两分将比分反超至7-6,随后中国队凭借王一梅的扣球以8-7领先进入第三局第一次技术暂停,德国队2号位进攻得分8-8,李娟吊球得分9-8,德国队4号位进攻得分,将比分追至9-9,王一梅重扣及3号位快攻得分,中国队以11-9领先,随后德国队进攻得分,将比分追至11-10,马蕴雯快攻再得1分12-10,王一梅后排失误,12-11,德国队紧咬比分;陈丽怡进攻被拦,12-12德国队再次将比分追平,随后德国队防反得分以13-12领先,王宝泉要了第一次暂停。马蕴雯快球将比分追至13-13,随后马蕴雯发球得分,中国队15-14领先;王一梅强攻得分,中国队以16-15领先进入第二次技术暂停。
德国队拦网得分及中国队一传不稳,德国队将比分反超18-16,随后王一梅发球失误,德国队19-17领先;薛明上手飘球失误,德国队20-18领先,随后德国队扣球失误及陈丽怡强攻将比分追至20平,德国队主教练叫了暂停;随后德国队吊球得分,21-20德国再次反超;随后陈丽怡扣球及发球得分,中国队将比分反超至22-21;科祖希的后排进攻得分将比分追至22-23,随后王一梅的重扣使中国队拿到赛点,不过马蕴雯发球出界及德国队发球直接得分将比分追至24-24,中国队叫了暂停;王一梅的重扣得分及扣球失误,双方比分来到25-25;中国的连击及德国队失误,比分来到26-26;关键时刻依靠王一梅的发球,中国队以28-26艰难拿下第三局,从而以3-0战胜德国队,取得香港站两连胜。
相关问答扩展:
1、中国女排连败原因找到了?郎平赛后一句话流露失望无奈
中国女排在东京奥运会小组赛第二轮0:3不敌美国女排,遭遇两连败,主要原因如下:
- 核心球员朱婷受伤病困扰:朱婷手腕受伤对其比赛影响极大,很多球因疼痛发不上力,虽上药后有所好转,但伤病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导致她无法发挥出最佳水平。
- 球队过度依赖朱婷:中国女排对朱婷极为依赖,一旦她表现不佳,球队整体实力和发挥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朱婷在进攻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她的状态波动会直接导致球队进攻效率下降等问题。
- 缺乏顶替朱婷的最佳人选:若朱婷因伤病休息,中国女排找不到能完全顶替她的人选。主帅郎平对此十分头疼,这暴露出中国女排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当被问到是否考虑让朱婷休息时,郎平直言“让朱婷休息那谁来啊?现在也不是休息的时候”。
- 其他攻手未能有效分担压力:郎平希望其他攻手能给予更多帮助,分担朱婷的压力,但从比赛情况来看,其他攻手未能很好地承担起进攻责任,没有形成进攻多点开花的局面,导致球队进攻火力不足。
2、中国女排遭逆转2-3不敌比利时,比赛数据如何?
数据统计:张常宁37分,王媛媛15分,杨涵玉15分,栗垚12分,段放4分,刘晏含2分,刘晓彤1分。
北京时间6月6日,世界女排联赛进入第三周,2连败的中国女排迎来了比利时,结果中国女排在第四局巨大优势下遭遇翻盘,决胜局落败,2-3不敌对手,遭遇3连败。
此役,张常宁火力全开,拿下了37分,创下个人国家队得分纪录以及本次比赛的最高得分纪录,打破了朱婷的国家队最高得分纪录,单场37分排名国家队历史第二,刘晏含在2018年女排亚洲杯半决赛对阵泰国队的比赛中砍下42分,成为了中国女排单场得分纪录榜的榜首。
比赛全过程:
首局比赛,中国女排开局1-4落后的情况下表现比较稳定,很快占据主动,稳定的一传加上对手连续失误,杨涵玉探头和拦网均有建树,中国8-4领先进入第一次技术暂停。
暂停后,姚迪的发球轮压制住了比利时的一传,中国女排在张常宁带领下不断得分拉开比分中国女排迅速16-7进入第二次暂停。拉开差距的中国女排在首局没有给对手太多机会,顶住比利时最后反扑后,中国女排拿到局点,栗垚因崴脚被队友刘晏含换下,刘晏含扣中,中国女排25-17拿下首局。
第二局,中国女排开局继续落后,这一次郎平选择了调整自由人王梦洁,但还是3-8落后进入第一次技术暂停,陷入到了困境。暂停后,中国女排开启反击,王媛媛拦网建功,张常宁则是连续反击命中,栗垚也后攻下球,中国女排追至12-12,随着张常宁和栗垚稳定发挥,中国女排16-14领先进入第二次技术暂停。
关键分上,中国女排先抑后扬,张常宁、王媛媛持续拿分,中国女排24-22拿下局点。可惜的是,张常宁扣球被拦,刘晓彤一传受挫,中国女排错失局点,并且25-27丢掉第二局。
第三局,中国女排开局领先,王媛媛快攻成为这场比赛中国女排的亮点之一,中国女排8-5进入第一次技术暂停。暂停后,比利时并未放弃持续追分,栗垚连续失误,段放的进攻也被拦,双方15-15。
中国女排依靠王媛媛快攻领先1分进入第二次技术暂停。暂停后,中国女排在张常宁稳定发挥下拿到微弱优势,比利时不断迫近,关键时刻,杨涵玉快攻得手,中国25-23险胜,2-1领先。
第四局,中国女排开局确立主动,张常宁不断得分,得分突破30打出了生涯国家队代表作,中国女排8-4领先进入第一次技术暂停。之后中国女排持续领先,不断拉开比分,很快中国女排16-10进入第二次暂停。
然而此时比赛风云突变,比利时加强进攻后分差缩小,中国女排失误不断,比分被追平。中国女排迎来罕见崩盘,栗垚强攻被拦,段放一传失误,第二次技术暂停后,中国女排被对手打了一个15-5,21-25意外丢掉这局后,比赛进入决胜局。
决胜局,张常宁连续得分,维持中国女排不倒,然而张常宁到了后排后,中国女排陷入困境,段放扣球出界,中国女排5-8落后进入技术暂停。暂停后,中国女排无力回天,8-15落败,最终在大好局势下输给了比利时,遭遇到了罕见的3连败。此役,张常宁拼尽全力,打破朱婷国家队个人得分纪录,无力回天!
3、三连胜!中国女排强势出线
中国女排在巴黎奥运会女排小组赛中以3-1战胜塞尔维亚队,取得三连胜并成功以小组头名出线。以下是比赛过程、出线意义及后续展望的详细分析:
一、比赛过程回顾
-
首局失利(21-25)
塞尔维亚队通过发球冲击占据先机,中国女排一传不到位问题凸显,全程处于追分状态,最终先输一局。
-
第二局逆转(25-20)
刁琳宇连续拦网得分提振士气,李盈莹四号位强攻保持领先。
塞尔维亚队失误增多且依赖博斯科维奇强攻,中国女排扳平比分。
-
第三局关键反超(25-22)
朱婷因手腕受伤被换下(此前飞身救球时右手撞到挡板),队伍一度面临压力。
李盈莹连扣带拦独得4分,帮助中国女排建立优势并反超局分。
-
第四局决胜(29-27)
双方比分紧咬,中国女排在7-8落后时打出8-2高潮拉开分差。
末段一传再次波动,但关键时刻李盈莹连拿两分锁定胜局。
二、出线意义与形势分析
-
小组头名出线的战略价值
中国女排以三战全胜战绩位列小组第一,为淘汰赛阶段争取到更有利的对阵形势(潜在对手实力相对较弱)。
士气大振:小组赛连胜显著提升了队员信心,为后续高强度比赛奠定心理基础。
-
对奥运会格局的影响
中国女排展现出强队实力,给其他争冠热门(如美国、意大利、巴西)带来压力。
稳定的技术发挥(如拦网、防守)和关键分处理能力成为其他队伍研究的重点。
三、后续挑战与应对策略
-
保持技术稳定性
发球与一传:需减少波动,确保进攻组织流畅。
进攻与拦网:延续李盈莹、袁心玥等核心球员的高效表现,同时提升副攻线灵活性。
防守体系:强化后排起球率,减少对手直接得分机会。
-
朱婷伤势管理
评估与康复:医疗团队需对朱婷手腕伤势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战术调整:若朱婷无法全勤出战,需通过增加吴梦洁等年轻主攻的出场时间,或强化龚翔宇的接应进攻,弥补火力缺口。
-
阵容与战术优化
针对不同对手:研究淘汰赛潜在对手(如意大利、土耳其)的技术特点,制定差异化战术。
轮换策略:合理分配老将与新秀的出场时间,避免过度消耗核心球员。
-
心理调适与抗压能力
淘汰赛压力管理:通过模拟训练和心理辅导,帮助队员适应高强度对抗。
关键分执行力:强化队员在决胜局和赛点阶段的战术执行力,减少失误。
四、历史对比与启示
-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同样以小组第四出线,但最终夺冠,凸显淘汰赛阶段调整能力的重要性。
- 2021年东京奥运会:小组赛失利暴露出伤病管理和战术僵化问题,需避免重蹈覆辙。
- 当前优势:相比过往,本届队伍在拦网、防守反击等环节更均衡,且年轻球员成长显著。
五、总结与展望
中国女排以小组头名出线,既展现了硬实力,也为淘汰赛积累了宝贵经验。后续需重点关注伤病控制、战术灵活性和心理韧性。若能保持当前状态并针对性补强短板,有望在淘汰赛阶段走得更远,甚至冲击奖牌。球迷可期待这支队伍在高压环境下继续书写“女排精神”的新篇章。
更多最新体育信息请关注:新星体育网
更多体育网站请关注:新星体育网
更多网站请关注:亿点点时尚网
smart体育网原创文章,作者:smart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martgj.cn/183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