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闭幕式有哪些亮点?

东京奥运会闭幕式有哪些亮点?

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亮点有milet闭幕式献唱、巴黎8分钟、首次为女子马拉松颁奖、苏炳添举着五星红旗入场、飞蛾抢镜

亮点一:milet闭幕式献唱  

闭幕式邀请了日本女性创作歌手milet,milet无论是形象还是歌声都称得上惊艳。她演唱的歌曲是《爱的赞歌》。此外,日本女演员大竹忍在闭幕式上演唱《星际漫步》。  

亮点二:巴黎8分钟

由于疫情原因,令人期待的“巴黎8分钟”环节并未在现场进行,而是由视频连线的方式呈现,但仍然呈现出法国人民对于奥运来到巴黎的热切盼望,也呈现出巴黎独有的传统与现代融合之美。值得一提的是,巴黎奥运会新增项目霹雳舞也出现在视频连线的现场。

在“巴黎8分钟”视频中,法国宇航员用萨克斯演奏了马赛曲的最后一段旋律,悠扬的乐声穿越星际,漫游宇宙,凸显了法国人的浪漫。而在巴黎的标志埃菲尔铁塔上,一面长90米、宽60米的巴黎奥运会会旗迎风飘扬。

亮点三:首次为女子马拉松颁奖  

按照惯例,在闭幕式上给马拉松前三名选手颁奖,这也是对古典奥林匹克运动传统的一份传承与尊重。在东京奥运会闭幕式颁奖环节上,首次出现了为女子马拉松颁奖的盛况。这是奥运闭幕式史上首次给男女马拉松都颁奖的情况。获得了女子马拉松冠军的是肯尼亚选手佩雷斯-杰普契奇尔,肯尼亚名将基普乔格作为男子马拉松冠军,几乎已经落泪。  

亮点四:苏炳添举着五星红旗入场  

闭幕式上,苏炳添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手擎国旗进入体育场。本届奥运会苏炳添在田径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刷新亚洲纪录,在决赛中获得第六名,创造历史。男子4×100米比赛,苏炳添再次携队友跑进决赛,最终以平全国纪录的37秒79获得第四名,追平奥运历史最好成绩。苏炳添表示,能担任旗手是中国田径的荣耀。

亮点五:飞蛾抢镜  

日本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东京奥组委主席桥本圣子讲话时,一只扑棱蛾子静静地趴在红色五环中,听主席讲话,并在世界电视观众面前亮了相。

东京奥运会,日本13岁小将获得滑板冠军,对此你怎么看?

说实话,最开始看到这个小女孩得到冠军的时候,我特别吃惊,因为他真的不是一个特别有名的选手,但是看到他拿到世界冠军以后灿烂的笑容,又觉得好像也是是情理之中。

首先,日本作为这次奥运会的东道主,可以给他们的运动员提供更好的条件。在大家都在吐槽东京奥运会的奥运村,住宿条件特别差的时候,又爆出了日本的运动员,不入住奥运村,也就是说,日本的运动员们,他们的生活条件肯定比其他的运动员好。还有他们的比赛场地,其他的运动员可能还没有办法适应的时候,他们的运动员就在那里训练了无数次了。所以这一届的奥运会,日本代表团能够获得更多的奖牌,好像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其实很多运动其实是需要天赋的。这个女孩子应该就是一个极具天赋的人,所以在13岁的年纪就可以取得世界冠军。前两天我们国家的天才射击手不也是13岁接触射击,16岁就获得了奥运会的银牌吗?而当年伏明霞14岁获得跳水冠军的时候,大家也非常的惊讶。事实证明,伏明霞在这方面真的是很有天赋,在很长一段时间,她都称霸跳水界。而这个小女孩应该还可以参加很多届的奥运会,也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称霸滑板界。天赋的事情简直就是别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他也算是天选之子。


最后滑板就像运动,在奥运会的历史上并不长,所以如果想要称霸的话,应该就要狠快速的去了解,并且培养出自己的人才,这个女孩应该就是日本人精心培养的人才。其实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孩子,他们对于体能的训练是挺好的,还记得灵活性之类的也做得非常的好,所以日本人可能天生就比较能够胜任这一项运动吧!现在很多国家在滑板这方面还存在短板,没有可以在世界赛场上轻松击败对手的选手。这也给小姑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所以才能在奥运会上一鸣惊人。

其实我们国家有那么多喜欢滑板运动的孩子们,只是得到专业训练的还比较少。我个人认为我们国家在这个项目上取得突破只是早晚的事情,毕竟我们有那么都人可以选择。况且滑板这项运动不是对于我们这种种族的人而言,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相关问答扩展:

1、如何评价东京奥运会惊现恐怖巨型人偶、发光人头气球?

1.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街头,出现了许多令人不安的元素,如悬挂在空中的巨大人头气球和被称为“提线木偶”的巨大人偶。这些元素在开幕式多个节目中营造出一种阴森的气氛,对于小朋友来说确实有些难以接受。
2. 考虑到日本文化中对于这类神秘和超自然元素的偏好,以及当前疫情背景,这些元素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也某种程度上符合情境。然而,在如此全球性的体育盛事中,这样以悲观为主题的设计显得不太恰当,引发了一些争议。
3. 日本东京奥运会的这种设计选择可能与其国内的情绪和设计师、导演的心态有关。他们身处疫情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影响之下,这种情绪自然地反映在了开幕式上。
4. 另一方面,东京奥运会的延期和遭遇的自然灾害,也可能是日本想要通过开幕式向世界展示其当前状况的原因。开幕式的极简风格和悲观情绪,可能意在唤起全球观众的同情和理解。
5. 东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出现的一系列诡异节目,可能与主创团队的变动和混乱有关。在开幕式前,导演小林贤太郎被解职,反映出团队内部存在问题,缺乏有效的协作和统一的创意方向。
6. 尽管东京奥运会的举办面临诸多挑战,但日本的决定举办下去也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尽管如此,如果不能呈现出色的开幕式,那么遭受批评也是不可避免的。日本当地网友的评论反映了普遍的感受,即对开幕式的诡异和混乱感到失望。
7. 尽管批评声浪高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也有一些亮点,如奥运标志变为地球的创意场景,美观且富有创意。希望在闭幕式上,能见到更多这样高质量和积极向上的内容。

2、东京奥运会或将推迟,这对中国运动员备战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随着疫情全球化的严重,国际奥委会最终也是同意东京奥运推迟举办,对运动员们来说,推迟总好过取消。那推迟与否,其实对我国的运动健儿影响不大,只是部分年级稍长的选手对此比较头疼。

虽然突如其来的疫情扩大,打乱了奥组委的部署,使得不少资格赛,积分赛取消或者延期。但相对较为幸运的是,疫情对我国奥运代表队取得资格的影响并不大,我们该拿参赛名额的项目已经拿的差不多了,推迟与否并不会打乱本身的国家队组建。毕竟对我国来说,在名额已经拿稳的情况下,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合理的安排下一个阶段的训练计划。延期一年对国家队来说,有好有坏,该怎么去调配,去尽可能避免意外的发生,才是现在众多教练和运动员所关注的。

不过,推迟唯一的坏处就是,对于吃青春饭的运动员来说并不算什么好事。虽然相比起直接取消,等四年后后的比赛,推迟算是代价最小的情况了。可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在现有的国家队名单里有着一批高龄但仍具备实力的运动员。好比说乒乓的马龙、丁宁;女排的丁霞、颜妮;国羽的林丹;包括百米飞人苏炳添,这些叫得上名号的运动员都已经30多岁了。谁也不能保证,延后一年他们的状态能如同现在,一年的时间他们不会被病痛困扰,相反的,在年轻代的运动里,也无法保证小将们能保持状态,不进入职业低谷。

无论怎么说,推迟总比好过取消,运动员没那么多四年可以等。因此希望在未来的一年内,运动员们在保护自己为前提的情况,努力训练,争取在明年的奥运上交出一份让自己满意的答卷。

3、郎平确认东京奥运会后隐退,透露球队有八位年轻教练

郎平确认东京奥运会后退出排坛一线执教,并透露球队有八位年轻教练参与训练计划执行。

  • 合同背景与隐退决定郎平原与中国排协签订的合同至2020年东京奥运会后结束,因疫情导致奥运会推迟一年,合同相应延续至2021年。她近日证实,东京奥运会仍是自己退出排坛一线执教的节点,这一想法未因奥运延期而改变。

郎平在训练中指导球员(图源:北京晚报)

  • 执教成就与目标自2013年第二次挂帅中国女排以来,郎平带领球队取得辉煌成绩:

    2015年女排世界杯冠军(时隔11年再登世界之巅);

    2016年里约奥运会金牌(时隔12年重获奥运冠军);

    2019年女排世界杯卫冕(11连胜完美战绩)。在东京奥运会前的最后一年,她的核心目标包括:冲击奥运金牌、培养新人、储备年轻教练

  • 年轻教练团队与培养计划郎平透露,球队现有八位年轻教练,她将训练计划、比赛方案交由他们执行,自己负责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这一安排旨在为中国女排建立可持续的教练储备体系。她强调:“中国女排要持续发展,不光要有球员储备,教练储备同样重要。”

年轻教练团队参与训练计划制定(图源:北京晚报)

  • 当前集训动态中国女排本周在北京开启第二期全封闭集训,人员与上一期相比变化不大,但包含“新面孔”。重点培养对象包括二传手孙燕、自由人倪非凡等年轻球员,其中“00后”孙燕曾入选国家队并参加国际赛事,被郎平视为潜质新星。集训计划持续至9月,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联赛安排调整。

  • 联赛筹备与防疫经验作为中国排协副主席,郎平表示新赛季排超联赛将参考CBA和中超的防疫标准,力争晚些时候开打。目前,国内篮球和足球联赛已重启或即将举行,为排球联赛提供了经验支持。

  • 国际对比与疫情挑战受全球疫情影响,多支世界劲旅备战受阻:巴西男女排取消全年训练,日本女排本周才开始50天封闭集训。相比之下,中国女排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成果,得以按计划推进集训和联赛筹备。

总结:郎平在东京奥运会后隐退的决定明确,但她通过培养年轻教练和新人,为中国女排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八位年轻教练的参与,体现了她对教练团队传承的重视,而当前集训和联赛筹备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

更多最新体育信息请关注:新星体育网

更多体育网站请关注:新星体育网

更多网站请关注:亿点点时尚网

smart体育网原创文章,作者:smart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martgj.cn/14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