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几个名额
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共有4.5个参赛名额。
1. 名额分配与背景:国际足联为亚洲区分配了4个直接参加世界杯的名额,另外还有0.5个名额需要通过附加赛与其他大洲的球队争夺。这一分配体现了亚洲足球在国际足坛的地位,并为亚洲球队提供了与世界强队竞技的机会。
2. 名额获取方式:亚洲区的4个直接参赛名额是通过亚洲区预选赛产生的。该预选赛由亚洲各国或地区的代表队参加,经过多轮比赛,积分最高的4支球队将获得世界杯决赛阶段的参赛资格。而0.5个名额的附加赛通常在世界杯预选赛结束后进行,亚洲区的第5名球队将与另一个大洲的球队争夺最后一个参赛名额。
3. 名额的重要性与影响:对于亚洲球队而言,参加世界杯不仅是一种荣誉,还能提升球队的知名度,推动足球运动的发展。通过与其他大洲球队的交锋,亚洲球队能够学习到不同的战术和比赛风格,提升自身的技战术水平。此外,世界杯的参赛资格也为球队带来了经济收益,如赞助商投资和门票销售等。
4. 未来展望:随着亚洲足球的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亚洲球队获得世界杯参赛资格。国际足联可能会根据各大洲足球的发展情况调整名额分配。无论如何,亚洲球队都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以在未来的世界杯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一)外部环境 亚洲球队在德国世界杯上被修理得灰头土脸,对于中国足球可不是好消息。个大洲球队在本届世界杯上的表现,会影响到国际足联下届世界杯的名额分配,“亚洲四强”齐刷刷地在打完小组赛后回家,基本决定了下届亚洲(包括澳大利亚)的出线名额将维持在4.5个。看到这个数字,朱家军就已经失败了大半。“亚洲四强”打世界杯不行,但在亚洲的世界杯预选赛中,却有绝对实力镇压可能的犯上作乱者。从心理上,中国也属于四强的挑战者,但中国队把出线的希望寄托在没见过大世面的国产教练身上,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而更大的错误在于,以为一次次的撞大运,总有被垂着的一天。而事实上,如果不发挥“后发优势”,中国队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充当世界杯的看客。 (二)“中庸之道” 中国队上一任主教练阿里·汉凭自己在中国生活了两年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说出的“不高不低,不上不下”的感觉,恰恰折射出就是中国人日常为人处世中所体现的“中庸”哲学。中国的足球运动员是中国人,一个中国的“社会人”生活在中国这个社会大环境中,而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因而,他们踢球时,潜意识里总会体现出中国人的诸多特征,这恰恰就是中国足球的定位,为什么只能走“中国之路”的原因。由此,也就可以理解历史上为什么只要打平就可以出线,最终却无缘出线的情况了。关键时刻“豁不出去,想守又守不住”这恰恰是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在足球场上的具体表现,也正是“足球民族性”在中国足球上的最好表现,但是足球比赛关键时刻,就必须分出胜负,没有什么中间之路可以选择,“中庸之道”在足球上没有市场,这也许就是中国人踢不好足球的症结所在。在球队受到传统文化中“中庸”思想影响的同时,作为足球管理者,更无法摆脱这种“中庸”之道,因而像中国足协当初作出的诸如“每家俱乐部拥有国脚人数不能超过4人”等一系列决定,何尝又不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因为“中庸”,所以要搞平均主义,谁也不得罪。 (三)自大与自卑 多少年以来,单就中国足球的理论体系和训练模式而言,我们一直在沿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东欧等国引进的那一整套体系,虽然这些理论体系在俄罗斯以及其他东欧国家早已被淘汰,但中国足球却依然未能更新。即便是职业化,十多年来,中国足坛请来了那么多的外籍教练,也依然未能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适合自己的和适合新形势下提高与发展的理论体系。中国作为一个地理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历史大国,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因而中国人骨子里一方面比较自卑,另一方面又比较自大,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外国的月亮要比中国的圆”,但同时又始终强调“中国人的事情最终要靠中国人自己去解决”,而且最难以容忍的就是别人说自己不行,或者受挫心理极强。 (四)没有团队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个人思维方式而不是团队思维方式。站在中国媒体的角度,报道的恰恰是最典型的个人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一场比赛取胜之后,我们总是把进球者描述成一个英雄,一旦失利,总要找一个“替罪羊”。球迷在这种思维导向下,怎么可能有团队思维方式? 中田英寿作为近年来日本足坛崛起的标志性人物,在日本球迷心目中有很高的声望和人缘。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些年来,中田英寿代表日本国家队出场次数并不多,这其中必然有在海外效力的缘故,但两任日本主教练特鲁西埃和济科都曾公开批评过中田英寿,批评他在场上太“独”,不注重与队友配合,而且不少队友也抱怨中田英寿在场上的表现,也正因为此,特鲁西埃和济科在指挥球队参加比赛时,经常弃用中田英寿,但日本媒体和球迷很少出现类似我国的情况(在我国,不让大牌上,教练就下课!),这或许就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吧。 (五)没有层次感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中国当今社会上的种种恶习,脏、乱、差始终是我们想要解决但未能做到的。从整个社会来看,走后门和找熟人等一系列情况更是司空见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吃亏的往往是那些守规矩的人。反映在足球场上,作为社会人的足球运动员,又怎能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呢?中国球员没有层次感,位置感。从我们自身来看,是我们从小的基础训练有问题,教练教的不好,但是又何尝不是我们社会生活中没有规矩的具体体现呢? (六)不敢负责 责任两字好沉重,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教会了中国人如何人去回避这个问题。作为中国人,我们平时最顾忌或者最害怕的就是承担责任,每每遇到争议时,我们常常会听到或者自己常常也说的一句话是:“到时候出了问题谁负责?”最终的情况往往是无人负责,因此就产生了“替罪羊”。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否则我们也就没有必要推行“问责制”。 在中国,有个普遍现象,年龄小的队员在一起踢球时,他们很大胆,敢于作动作,也敢于在比赛中尽情发挥,即使是丢了球之后也愿意积极回抢。可当他们回到国家队后就不敢再像青年队训练和比赛时一样了,他们在比赛中总有些担心,究其原因,就是队员因为害怕在场上承担责任,拿球后总想尽快处理掉。而这个所谓处理掉,常常是漫无目的,恐怕球员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七)要面子 人们常用“死要面子活受罪”来形容有些中国人。 足球圈这么大,不管是哪个教练或者哪位运动员,绝对不能承认自己不如对手,否则就要面子全无。因此,当球队输球的时候,队员会找出一大堆理由,教练更是有诸多的说法,但绝对不会承认对方教练员的水平比自己高。 外籍教练到中国执教的有很多,不管是听老外讲课亦或是在场上直接教授,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说法:“老外说的那些东西我们全懂,没什么新鲜的。”因此“老外”在中国足坛永远都是不过尔尔。深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一个面子问题。 (八)太在意外界说法 中国球员对球场内的事情考虑的不多,而更乐意谈论场外的事情,就像2004年11月7日中港之战中,中国队究竟要打进香港多少个球才能获得出线权?不少球员连这个最起码的情况都不是很清楚,如何能在比赛中去主动争取呢? 多少年来,中国人活着其实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更多是为别人而活着,因而活得特别累。尽管嘴上可以经常挂着“无所谓”但内心深处却是甚为看重。因为太在乎外界的说法,常常无法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外人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队员也一样,根本就无法去改变它。但是,队员们却可以在场上改变形势,而且有这样的可能。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尝试着去努力把握住场上的形势,争取赢球呢? (九)不敢说话 沈祥福曾这样说过:“我从组建国青队开始就一直在告诫队员,到了球场上,大家一定要叫喊出来,只有这样,大家的行动才能统一。可等到这支队伍解散了,队员在场上依然不会叫喊。”在2000年初组建国青队时,沈祥福曾安排后来淡出球队的梁明和杜威一起担任中后卫,但两人在训练和比赛中居然撞到了一起,而且还是多次出现。训练中尚且如此,一旦在比赛中出现这一情况就将是致命的。 显然,队员在场上不会叫喊或者说是不敢叫喊是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这个问题恐怕还是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有很大关系。中国传统文化里一再强调“明哲保身”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不再提“与世无争”了,但“多听少”仍是当今这个社会的生存之道,所谓“言多必失”嘛,而且还要学会“察言观色”。 当然,中国球足在场上不会说话、不敢说话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论资排辈问题,这是东方文化中的传统。国家队中,老国脚可以“数落”年轻国脚,而年轻国脚甚至不敢吭气。在赛场上,年纪小的球员如何敢叫喊“老大哥”? (十)中国足球看热闹的多 一个中国就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而且有13亿人口。仅在荷兰1500万人口中踢球的就有12万人,在德国8000万人口中有61万人踢球。中国相当于多少个荷兰,多少个德国?在欧洲任何一个地方,你很容易就能见到一个足球场,而且相隔不远,很快就能见到第二个球场。不管到哪里,随处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在一起踢球。中国这么大,有那么多人,我始终想不明白,那么多小孩子究竟在干什么?那么多城市为什么连一块像样的足球场都找不出来?可在中国就很少能见到的场景。 迄今为止,13亿中国人中,真正从事足球运动的人有多少呢?根据《1996年全国足球工作会议文件》透露的数字,1996年在中国足协注册的足球运动员人数仅为7675人,其中职业、半职业球员有1037人,占注册球员的13.75%,也就是说,每8名球员中就要产生一名职业球员!而到2003年,在中国足协注册的足球运动员人数也只有13000多人。 欧洲足球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足球水平的高低与人口多寡无关,决定一个国家足球水平高低的是“足球人口”的多少,而不仅是总人口。足球人口(即从事足球运动的人数)所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越高,表明这个国家的足球开展基础越广泛,这也就为职业足球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因为足球人口多,无疑会为选拔人才和人才流动等创造了有利条件,更便于展开竞争。 但遗憾的是,中国足球却是旁观者,看热闹的人居多,真正踢球的人很少。于是,由于踢球者少,真正理解足球,从足球内涵出发去谈论足球的人就很少。虽然没有“足球思想”,缺少“足球文化”,但起哄者却是络绎不绝,中国的足球水平提高又从何谈起呢? (十一)拜金主义 中国足球步入职业化之后,以苏永舜等为代表的众多老教练均发出过这样的感叹:现在的运动员钱多了,腰包鼓起来了,但吃苦精神太差了,无论是训练还是自我约束力,根本无法与上世纪80年代初的那些运动员相比,他们甚至在报纸上公开呼吁“不要惯坏了足球运动员”。众多在中国执教过的外籍教练在离开时均忠告说“如果中国足球运动员的职业素质不提高,光想着钱,中国足球水平永远上不去!更有人数年前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有一天,连钱都不管用了,中国足球还怎么踢?”而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在反思沈祥福率领的国奥无缘雅典奥运会,总结中国足球陷入低谷的原因时,就提出了“拜金足球”的问题。 但是,“拜金”问题似乎并不仅仅是足球界内的问题,恐怕是一种社会现象。而更多时候,要求中国球员像生活在“真空”里那样不考虑收入问题,恐怕是不现实的,更何况足球运动员是吃“青春饭”的,比起许多歪门邪道的挣钱法,中国球员还是干净的。但是像“赌球”之类的“黑色收入”确实可以彻底毁了中国足球。
回答时间:2011-10-23 21:17:56
相关问答扩展:
1、世界杯亚洲18强赛如何分组
世界杯亚洲区18强赛分组是根据国际足球联合会的排名和抽签决定的。
详细解释如下:
世界杯亚洲区18强赛分组是一个复杂且透明的过程。首先,亚洲足球联合会会根据各国家队的国际排名来确定种子队和非种子队。这些排名通常基于最近几年的国际比赛成绩,如世界杯预选赛、亚洲杯等。种子队通常是排名较高的球队,它们在分组时会有一定的优势。
接着,AFC会按照既定的规则,将参赛的18支球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常情况下,小组的数量会是根据参赛队伍的具体数量来决定的。每个小组包含的球队数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会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实力相对均衡。
分组过程中,除了考虑球队排名外,还会参考其他因素,如地理接近性,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可行性。最后,分组还会通过抽签的方式来确定,这样可以确保结果的随机性,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
具体的分组情况会在比赛开始前由AFC官方公布。 一般来说,这种分组方式旨在确保各小组之间的竞争激烈,为世界杯选拔出最强的球队。因此,各队的实力、历史交锋记录、近期表现等因素都会被综合考虑。最终分组结果出来后,球迷和专家会根据这些因素来分析各组的形势和可能的竞争情况。
以上是关于世界杯亚洲区18强赛分组的基本解释。每年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关注AFC的官方消息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2、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的亚洲战绩
亚洲球队的最好战绩是季军,而最差战绩则是2012赛季蔚山现代和2014赛季西悉尼流浪者的第六名。
2000年世俱杯,沙特阿尔纳赛尔作为1998年亚洲超级杯冠军参赛,小组赛与皇马、科林蒂安、墨西哥卡萨布兰卡队分在一组,他们1-3皇马、0-2科林蒂安,不过4-3险胜卡萨布兰卡,虽然未能出线,可他们还是位列小组第六,取得亚洲球队在世俱杯上的首场胜利。
2005年世俱杯重新恢复,代表亚洲参赛的是亚冠冠军伊蒂哈德,1/4决赛面对埃及阿赫利,伊蒂哈德1-0取胜进入四强。半决赛与圣保罗的争夺,伊蒂哈德2-3遗憾告负,未能杀入决赛。三四名的争夺,伊蒂哈德又是2-3不敌中北美冠军杯冠军萨普里萨队,位列第四,可他们的整体表现值得肯定。
2006年全北现代代表亚洲出战世俱杯,1/4决赛全北0-1不敌墨西哥美洲队无缘四强,五六名决赛中他们3-0干净利落地击败大洋洲冠军奥克兰城,最终排在第五位。
2007年,亚冠冠军浦和红钻以东道主的身份参赛,当年的亚冠亚军伊朗的塞帕罕一样参赛。塞帕罕在资格赛3-1击败新西兰的维塔克尔联晋级。1/4决赛演绎亚洲德比,浦和红钻3-1塞帕罕进入四强。半决赛浦和红钻只是0-1不敌AC米兰,三四名他们点球战击败非洲冠军萨赫勒之星拿到第三名,这也是亚洲球队在世俱杯的最好战绩。
2008年,亚冠冠军大阪钢巴同样以东道主的身份参赛,亚军阿德莱德联参加资格赛。阿德莱德联在资格赛2-1维塔克尔联进入八强,不过在与大阪钢巴争夺四强的比赛中0-1告负。半决赛大阪钢巴与曼联激战90分钟最终3-5告负,三四名争夺他们1-0击败墨西哥的帕丘卡队拿到季军,五六名争夺,阿德莱德联则1-0击败埃及阿赫利,位列第五名。
2009年代表亚洲出战的是亚冠冠军韩国浦项制铁和东道主阿联酋的阿尔艾利队,资格赛阿尔艾利就0-2奥克兰城未能进入八强。1/4决赛浦项制铁交锋非洲冠军马赞姆贝(刚果),他们2-1涉险过关进入四强。半决赛面对解放者杯冠军拉普拉塔大学生队,浦项制铁1-2告负,三四名决赛浦项点球战胜墨西哥的亚特莱特拿到第三名。
2010年则是韩国城南一和和阿联酋的阿尔瓦赫达(东道主)出战,阿尔瓦赫达资格赛3-0赫卡里联(大洋洲)进入八强,1/4决赛他们1-4城南一和,五六名点球不敌帕丘卡位列第五。城南一和半决赛0-3国际米兰,三四名2-4巴西国际位列第四。
2011年世俱杯重回日本,东道主柏太阳神和亚冠冠军阿尔萨德代表亚洲出战,资格赛柏太阳神2-0奥克兰城进入八强。1/4决赛柏太阳神点球淘汰蒙特雷杀入四强,阿尔萨德2-1击败非洲冠军希望体育队杀入四强。半决赛两支亚洲队没能抵挡住欧美的冲击,柏太阳神1-3桑托斯队,阿尔萨德则0-4不敌巴萨。三四名争夺阿德点球力压柏太阳神拿到第三名。
2012年代表亚洲出战世俱杯的是东道主广岛三箭和亚冠冠军蔚山现代,资格赛广岛三箭1-0奥克兰城进入八强。1/4决赛广岛三箭1-2不敌阿尔阿赫利,蔚山现代则1-3不敌蒙特雷双双无缘四强,这也是世俱杯恢复以来亚洲的最差战绩。五六名的争夺,广岛三箭3-2蔚山现代拿到第五,蔚山现代成为第一支参加世俱杯一场未胜的亚冠冠军队。
2013年世俱杯首次有中国球队的身影,广州恒大作为亚冠新科冠军参赛,首场面对非洲霸主阿尔阿赫利队,恒大在度过艰难的半场后下半场发力,干净利落地2-0为亚洲复仇。半决赛恒大面对拜仁,0-3落败。但面对新宇宙队拜仁慕尼黑恒大能坚守44分钟球门才被攻破,虽败犹荣 。季军争夺战在广州恒大队与南美解放者杯冠军米内罗竞技之间展开 。广州恒大在对方球员罗纳尔迪尼奥被罚下的情况下,补时阶段遭遇有争议绝杀,最终2-3憾负南美解放者杯冠军米内罗竞技队,获得殿军。此番争夺战可谓一波三折:孔卡在告别战中入球,小罗吃到红牌。双方都是首次参加世俱杯,这也是世俱杯季军争夺战第二次在亚洲和南美球队间进行。历史上亚洲和南美球队此前在世俱杯上五度交手,亚洲球队全部告负。
2014年代表亚洲出战的是澳大利亚的西悉尼流浪者,他们在1/4决赛中与中北美洲冠军蓝十字在90分钟内战为1-1,加时赛中1-3告负。在随后进行的5、6名决赛中,他们与非洲冠军塞蒂夫在90分钟内战为2-2,点球大战中4-5告负,最终名列第六,同时也追平了亚洲冠军参加世俱杯的最差参赛纪录。
2015年代表亚洲出战的是东道主广岛三箭和亚冠冠军广州恒大。广岛三箭在资格赛中,2-0战胜奥克兰城晋级八强;1/4决赛,3-0击败非洲冠军马泽姆贝;半决赛,0-1不敌南美解放者杯冠军河床队;最终在3、4名决赛中,2-1击败亚冠冠军广州恒大,获得季军。广州恒大在1/4决赛中,2-1战胜中北美洲冠军墨西哥美洲;在随后进行的半决赛中,0-3不敌欧洲冠军巴塞罗那,无缘决赛;最终在3、4名决赛中,1-2负于东道主日本J联赛冠军广岛三箭,获得第四名。
3、亚洲入围世界杯的球队
亚洲入围世界杯的球队有:伊朗队、韩国队、日本队、沙特阿拉伯队,卡塔尔队、澳大利亚队。
今年晋级世界杯的亚洲球队有六支,而且这六支球队都算是亚洲地区足球水平的代表,而且这六支球队当中有五支球队是通过洲际附加赛以及亚洲预选赛获得的名额,在世界杯亚洲预选赛上国际足联征亚洲队伍分成了两个小组。
在AB这两个小组当中只有小组前两名才可以进入到世界杯里面,在这两个小组当中韩国,伊朗是率先出线的球队,日本和沙特阿拉伯也展示出一定的实力顺利的拿到世界杯的参赛机会,最后一个晋级的名额落到了澳大利亚和秘鲁队的手中。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FIFA World Cup Qatar 2022)是第二十二届国际足联世界杯,于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0日(北京时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境内5座城市中的8座球场举行(赛程将原本的32天减至29天)。
卡塔尔是继日本、韩国后,第三个主办世界杯足球赛的亚洲国家,也是首个主办的伊斯兰国家,同时亦是二战后首个从未晋级过世界杯决赛圈的主办国。北京时间2022年8月12日,国际足联宣布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提前一天开赛,于北京时间11月21日0点进行。
更多最新体育信息请关注:新星体育网
更多体育网站请关注:新星体育网
更多网站请关注:亿点点时尚网
smart体育网原创文章,作者:smart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martgj.cn/14557.html
